染料廢水嚴重污染生態環境,對其處理是一個難題[1]
染料著色性較強,少量的廢水便能使水體變色
染料的著色性影響水體的透光性從而影響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破壞水體生態系統的平衡[2]
更為嚴重的是,部分染料還具有毒性,長期接觸能改變人體的DNA結構而誘發癌癥[3]
采用有效、綠色且經濟的工藝處理含染料廢棄物,是環境保護領域的一個重要研究課題
目前處理染料廢水常用的方法有物理處理法、化學處理法和微生物處理法
物理處理法包括吸附法[4~7]、膜分離法[8,9]和磁分離法[10];化學處理法包括混凝沉淀法[11]、氧化法[12]、還原法、電化學法和焚燒法
吸附法操作方便且分離效果好,其本質是一種界面現象
常用的吸附劑有活性炭[13]、石墨烯[14]、碳納米管[15,16]、活性碳纖維[17]、沸石[18]、分子篩[19]和活性氧化鋁等[20,21]
Cai等[22]制備的核-殼結構碳材料,對錐蟲藍染料的吸附容量達到115.6 mg/g,優于粒狀碳
Veerakumar等[23]合成的含酸性官能團的介孔碳,對鉻黑T的最大吸附容量為117.0 mg/g,遠高于其他吸附劑
Kong等[24]將帶正電荷的CTS和帶負電荷的CMC溶液在靜電相互作用下混合攪拌,制備的中空膠囊對亞甲基藍、甲基橙和酸性藍有良好的去除性能
吲哚又稱苯并吡咯,存在于茉莉、水仙和苦橙等植物的花油中,是一種資源豐富且易得的含氮雜化化合物
酸性橙74是含多個芳環的直鏈結構染料,隨印染工業排放至水體中,威脅水生動植物和人類的健康
用傳統的水處理方法難以處理這種抗光、抗化學氧化的污染物
用吲哚制備的炭材料吸附酸性離子,有較好的應用前景
本文使用吲哚為碳源和氮源、以CaO為模板、以KOH為擴孔劑制備摻氮多孔炭,研究其對酸性橙74的吸附性能并闡明其吸附機理
1 實驗方法1.1 實驗用試劑和儀器
吲哚、氧化鈣、氫氧化鉀和酸性橙74,均為分析純;去離子水
250型X射線光電子能譜(XPS),掃描范圍為0~1350 eV;Nanosem430型掃描電子顯微鏡(SEM);3H-2000PS1型自動氮吸附儀(BET);JEM-2100型透射電鏡(TEM);JH752型紫外分光光度計;GSL-1600X型高溫真空管式爐
1.2 HPCs的制備
將質量比為2∶3∶5的吲哚、納米氧化鈣和氫氧化鉀放入在乳缽中研磨,混合
聲明:
“吲哚基摻氮分級多孔炭的制備及其對酸性橙74的吸附性能”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