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金屬冶煉中,濕法冶金有重要作用,現代濕法冶金幾乎涵蓋了除鋼鐵以外的所有金屬的提煉,有著非常廣泛的適用性,而以此為基礎發展起來的加壓濕法冶金在技術先進性和處理效果等方面更是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文章結合加壓濕法冶金技術的發展情況,對其在鋅冶煉方面的應用進行了分析和討論。
關鍵詞:加壓濕法冶金技術,鋅冶煉,金屬冶煉,氧壓直接酸浸,加壓浸出技術 文獻標識碼:A
中圖分類號:TF802 文章編號:1009-2374(2017)10-0231-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7.10.116
鋅作為僅次于鐵、鋁和銅的金屬元素,在現代工業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國的鋅資源儲量豐富,位于世界第一。同時作為世界最大的鋅生產國,我國的鋅產量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一。近年來,我國的鋅冶金技術得到了飛速發展,已經逐漸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將加壓濕法冶金技術應用于鋅冶煉中,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
1 加壓濕法冶金的發展簡述
所謂加壓濕法冶金,主要是在加壓的條件下開展濕法冶金的過程。通過加壓,溶液的溫度沸點更高,可以對冶金過程進行強化,改變反應熱力學的條件,使得部分化學反應能夠更好地進行,也可以提升冶金的效率。加壓濕法冶金產生于1887年,由拜耳提出,當時主要是通過在加壓釜內通過加壓的方式,利用氫氧化鈉浸出鋁土礦,得到鋁酸鈉溶液,然后分離得到氧化鋁。到20世紀40年代,加壓濕法冶金技術在有色金屬冶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進步,相關研究表明,在氧化環境下,含有銅和鎳的硫化礦不需要經由預先的氧化焙燒就能夠直接浸出,結合加壓酸浸和加壓氨浸的方式,可以保證良好的生產效果。
20世紀70年代,加壓酸浸技術在鋅精礦的處理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結合加壓酸浸-電積工藝可以將精礦中存在的硫轉化為元素硫,實現了硫酸生產與鋅生產的相互分離。到80年代,以加壓預氧化處理來代替焙燒處理,為氰化浸出提供了便利,也使得加壓浸出技術得到了更進一步的發展。
從國內的發展情況分析,我國在加壓濕法冶金技術的研究方面同樣做出了卓越的貢獻,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一直都在進行鋅精礦加壓浸出的相關研究,不過研究僅停留在普通研究所的層面,因此相關成果并沒有能夠實現工業應用。雖然有關企業與國外發達國家的研究院所進行了協商,希望可以引進先進技術,但是考慮到費用過高,并沒有能夠達成協議。在此之后
聲明:
“加壓濕法冶金技術在鋅冶煉上的應用和發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