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按即將實施的《混凝土質量控制標準》,對新建3200m3爐容高爐基礎,一次澆筑6000 m3混凝土施工進行了溫升曲線峰值的控制,經檢測該項工程諸項指標符合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規范要求。
【關鍵詞】絕熱溫升 溫升峰值 里表溫差 降溫速率
前言
大體積混凝土在連續澆筑和硬化過程中,水泥水化反應產生大量水化熱,由于混凝土熱阻很大,熱量聚集在內部不易散發,而表面散發較快,這樣在混凝土內部和表層形成較大的溫差,這種里表溫差導致不均勻溫度變形和溫度應力。當超過混凝土的抗拉強度時,就會產生貫穿性有害裂紋,對高爐基礎結構的抗滲性、整體性、耐久性和承載力十分不利。
一、工程概況
本鋼北營公司煉鐵廠新建爐容3200m3的2#高爐是節能、減排、淘汰落后重點技改項目?;炷粱A長48m,寬34m,高4m,局部高8m?;炷量偭繛?000 m3(含耐熱混凝土500 m3)其中一次連續澆筑量達6000 m3?;炷猎O計強度為C30,由中國京治集團京城設計研究院設計。根據設計要求,基礎混凝土要連續澆筑,不留水平施工縫。施工時間為2011年10月26日~29日。
二、混凝土溫度控制
1、溫度控制指標
根據即將實施的《混凝土質量控制標準》和《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的要求,溫度控制指標:
①絕熱溫升:混凝土澆筑體內部溫度與入模溫度之差。
②溫升峰值:混凝土澆筑體內部的最高溫升,規范要求小于50℃。
③里表溫差:混凝土澆筑體中心與表面溫度之差。規范要求小于25℃。
④表面與大氣溫差:混凝土澆筑體表面與大氣的溫度之差,規范要求小于20℃。
⑤降溫速率:混凝土澆筑體內部溫度達到溫升峰值后,單位時間內溫度下降的值。規范要求小于2℃/d。
2、溫升曲線
3、溫控措施
大體積混凝土的溫度控制,貫穿于澆筑前的配合比設計,澆筑中進行緩凝措施及澆筑后的養護。措施如下:
①配合比經優選,在保證設計強度前提下,降低水泥用量,選低水化熱的PS32.5級水泥,符合3天的水化熱小于240KJ/kg,7天的水化熱小于270KJ/kg。
②摻合料雙摻,摻量為膠凝材料的23%,接近新規范限量為25%的摻量,調整后的水化熱為237KJ/kg。
③采用緩凝劑延遲水化熱進程,延長2小時,避免出現水平施工縫。
④用混凝土澆筑完后,3-5小時內,表面進行二次提漿振搗,抹平壓光。
⑤用塑料布、草袋蓋
聲明:
“冶金高爐基礎混凝土溫升曲線的控制與檢測”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