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在冶金行業中必須要面對的重大問題就是如何在保證經濟增長的同時最大限度的減少環境污染,縱觀發達國家在全球工業化時期所采用的發展模式,多數都是“先污染,后治理,但這種模式會對社會和生態環境造成極大破壞,因此,我國在發展冶金行業的同時,要將環境保護和經濟增長兩方面進行綜合考慮,從多角度入手來切實解決好這一問題。本文結合實際,主要分析了促進經濟增長與環境保護雙向發展的課題,并提出了一些簡要措施,以期能為我國冶金行業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冶金行業,環境保護,經濟增長
中圖分類號:X3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5)41-0282-01
在工業化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世界上大部分發達國家以及新興工業化國家所采用的發展模式都是“先發展,后治理,這種發展模式雖然能提升經濟發展速度,但單方面的實行這種發展理念,會對社會和生態環境造成極大破壞,因此,我們在研究發達國家經濟發展的效率和成果時,也要注意到發達國家為了治理受工業污染的生態環境投入了巨大的精力,付出了嚴重的代價,這一現象也讓人們不得不重新審視目前的發展道路,在我國目前特殊的基本國情下,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所引發的矛盾日益凸顯。
一、冶金行業實行環境保護措施的意義
(一)冶金行業主要污染物的危害
1、顆粒污染物
顆粒污染物含有多種對人體有害的有機物和無機物,而且能吸附病原體微生物,傳播多種疾病,例如粒徑
2、二氧化硫
大氣中的二氧化硫會對眼睛和呼吸系統造成直接刺激,增加呼吸道阻力,還能刺激粘液分泌,當低濃度的二氧化硫作用于肺部和呼吸道是,會使呼吸系統功能減退,肺功能降低,會引發支氣管哮喘等疾病,高濃度的二氧化硫甚至會進入人體血液,引起全身中毒。
(二)實行環境保護對經濟發展的意義
只有在“可持續發展的前提條件下,冶金行業才有可能實現社會福利最大化,因此,冶金行業在發展過程中對環境污染采取視而不見、聽之任之的態度并非明智之舉,從實際方面而言,一旦環境退化水平超過了生態閾值,就極有可能造成自然界實物不可逆轉,或逆轉花費巨大,例如在原始森林砍伐殆盡后,生物的滅絕所帶來的損失是無法挽回的,從環境角度和經濟學分析而言,污染造成不可逆轉的效應極其明顯,即使未來具有較高的經濟發展水平,能將環境治理得更為清潔,仍然不足以彌補當前環境的損失,因此,在冶金行業中,實現環境保護與經濟
聲明:
“冶金行業中的環境保護與經濟增長”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