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安全生產,人命關天,責任重于泰山。企業以人為中心開展并加強安全管理,是永恒的主題,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需要,也是員工自身的需要。采用先進、適用和完善的規章制度嚴格安全管理,是社會和人民賦予企業管理者的責任,是企業員工生命和財產安全的有效保障,也是社會發展的要求和必然結果。本文探討了冶金企業安全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冶金企業,安全管理模式,現代
中圖分類號: TU714 文獻標識碼: A
一、冶金企業安全管理現狀
近幾年,冶金企業在改造、更新、重組做大做強過程中,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生產工藝不斷革新、技術管理不斷進步,特別是PLC在冶煉工序上的應用,工業自動化程度顯著提高。所以,再沿用過去直接具體的傳統安全管理方式、常規的管理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現代企業生產形勢的需要,已不能適應先進技術發展和生產秩序順利進行的需要。安全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呈現出與現代企業發展的不適應落后狀態,集中體現在安全管理理念滯后,主要表現為:
一是安全職責與權限是封閉型的條塊狀松散管理,安全管理的綜合性差,二是對重大危險源防范不足,對重大危險源缺乏規范、科學的辨識和登記建檔,重大危險源監控制度不健全或不落實,事故應急預案針對性差河操作性不強,缺乏必要的演練。三是盡管常規性的安全檢查天天搞、月月搞,但往往檢查的形式大于檢查內容,導致安全檢查收到的效果不明顯,四是盡管很多企業經常開展安全培訓活動,既有安全技能的培訓,又有事故案例的剖析,還有安全管理理念的灌輸,培訓內容有針對性且安排得很豐富,可培訓手段還是傳統的課堂式教學,千篇一律,培訓是培訓了,效果卻差強人意。熟知安全規程的職工不能熟用,能熟知熟用安全規程的職工僥幸心理嚴重,蠻干、圖省事、怕麻煩而故意違章,隱患在眼前卻無動于衷等現象時有發生。五是事故分析處理還處于主觀印象分析方法,事故深層次原因找不準,不能真正接受教訓,責任追究多是權責不對稱,責任者不能有效落實責任。以上這些現象導致了現代冶金企業的安全管理工作處于被動的地位,不安全因素增大,生產安全事故頻發嚴重威脅著職工的安全和健康。
二、冶金行業現代安全管理模式分析
1、標準化作業及危險預知活動
標準化作業程序是在作業系統調查基礎上,對現行作業過程和動作進行分析研究,按有關技術及規章制度等科學準則,以安全、省力、優質、高效為目標,形成的一種優化作業方
聲明:
“冶金行業現代安全管理模式”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