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再生木塑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屬于高分子材料制備技術領域。該制備方法通過對再生聚乙烯、再生聚丙烯、PVC的前處理,與丁苯橡膠、POE、超細滑石粉共混改性制備木塑復合材料基料,再與改性后的木粉進行復合,制備再生木塑復合材料。本發明所選用的再生聚乙烯、再生聚丙烯均為再生回收料,有效地提升了再生塑料的利用價值,木粉的深加工利用,實現了生物質材料的循環再利用,保護了生態環境。通過復合改性技術制得的再生木塑復合材料,具有質輕、高剛性、高韌性和可循環利用的特點,成型加工后的產品,更加木質化,比采用單一的聚烯烴或PVC與木粉改性的木塑產品性能更加優越,使用范圍更加廣泛。
本發明公開一種原位成纖增強可降解醫用彈性復合材料,通過將聚乙醇酸或聚(L-乳酸)與聚(L-丙交酯-Ε-己內酯)按質量比為20/80~5/95預混,在惰性氣體氛圍內,利用擠塑機擠出得到。擠塑機的螺桿轉速為10~80R/MIN;擠出后用牽引機以1~30M/MIN的牽引速度牽引,控制口模直徑/樣條直徑為1~6,牽引過程中用水淬冷。本發明復合材料可以完全生物降解,拉伸強度有明顯提高,同時加工過程中熔體對設備腔體內壁的磨損小,可用于可降解導管、彈性筋膜、人工皮膚等醫用領域。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LED鋁塑結構件的耐高低溫沖擊增強阻燃PBT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屬于改性塑料生產技術領域。本發明所述的PBT復合材料由以下組分按質量分配比而成:PBT?40~70份,復合增韌劑10-20份,阻燃劑6-15份,短切玻纖20-30份,松香胺類增粘劑和多巴胺類仿生貽貝膠黏劑1~4份,潤滑劑0-0.6份,抗氧劑0.1-0.5份。本發明所述的PBT復合材料不僅具有優良的缺口沖擊韌性、較高的剛度、優良的耐熱性能和高阻燃性能,還具有與鋁表面優異的粘結性能以及耐高低溫沖擊冷熱沖擊性能,制備的LED鋁塑結構件經冷熱交替沖擊500次循環周期后,不發生任何開裂和脫落情況。
一種用于受力結構的生物質樹脂復合材料,其特征是有以下質量份的各組分:改性植物纖維40~60份、聚烯烴樹脂20~30份、無機粉體10~25份、相容劑1~5份、潤滑劑0.2~1份、抗氧劑0.1~0.5份、紫外線吸收劑0.1~1份。所述的改性植物纖維是以硅酸鈉溶液、十二烷基苯磺酸鈉和軟脂酸改性的植物纖維。本復合材料可按木塑成型工藝加工型材,本型材的力學性能均超出GB/T20418-2012標準規定的一倍以上,因此本復合材料不僅作為裝飾材料,也可作為結構材料,加工輕型建筑物受力結構部件。這對拓展木塑材料的應用領域具有開拓性的首創意義。
本發明涉及一種硫化鐵填充的碳納米管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導電性可調、質量輕、穩定性好,并有較強的寬帶微波吸收性能的硫化鐵填充的碳納米管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本發明硫化鐵填充的碳納米管復合材料,其要點是:所述的碳納米管復合材料在碳納米管的內腔中具有硫化鐵,其中所述的硫化鐵的分子式為Fe7S8。所述的硫化鐵填充的碳納米管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是:碳納米管內腔中的Fe7S8是在碳納米管生長過程中原位填充的。本發明的碳納米管復合材料作為電磁波吸收材料和電磁屏蔽材料使用,使用時,將本發明的碳納米管復合材料均勻分散于石蠟或環氧樹脂中,然后涂覆在所需的物體表面。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于一維納米Ag/C復合材料的高分子聚合物抗菌母料及其制備方法,它屬于高技術功能性復合材料領域。是以含量36~88份的高分子聚合物共混5~25份微納級無機粉體、5~20份一維納米Ag/C復合材料、5~19份的助劑等經過共混、塑化、混煉、擠出、拉條、冷卻、造粒制成。本發明可以使一維納米Ag/C復合材料得到充分有效的分散;防止其因為“團聚”而失效、保持抗菌效果的持久性、使一維納米Ag/C復合材料得以能夠在高分子聚合物中有效應用。本發明的這種高分子聚合物抗菌母料具有對人體無毒無害、環保、抗菌高效、持久,性能優異、應用面廣等的特點,可以在高分子聚合物的抗菌、抑菌和防腐中得到應用。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建筑用高強度防水保溫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復合材料包括耐磨層(1)、保溫層(2)、骨架(3)、防水層(4);所述復合材料依次層疊順序為所述第一PP紡粘無紡布(11)、PE熔噴無紡布(12)、第二PP紡粘無紡布(13)、PP熔噴無紡布(21)、第三PP紡粘無紡布(22)、纖維隔柵(31)、PP拒水紡粘無紡布(41)和PP纖維(42)。本復合材料有防水、保溫、強度高的特點,可以有效防止水分侵蝕建筑物,防止低溫對建筑物的影響。本復合材料的強度高、具有剛性,和建筑物的包覆牢度好,水分不容易透過包覆空隙侵入建筑物,密封效果更佳,而且各層的復合牢度高,不容易脫層。
本實用新型提出了復合材料表面保護裝置,包括支架本體,所述支架本體上設置有導紙輥,導紙輥上設置有紙卷,支架本體的前側上設置有張緊裝置,還包括復合材料卷料輥,所述紙卷的纏卷與復合材料卷料輥上,紙卷的纏卷的方向與復合材料纏繞的方向相反,還包括壓緊裝置,所述壓緊裝置設置于導紙輥的后方,在復合材料收卷的同時,將紙纏卷在兩層復合材料之間,可防止兩復合材料之間相互摩擦。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于納米Cu/C復合材料的高分子聚合物抗菌母料及其制備方法,它屬于高技術功能性復合材料領域。是以含量36~88份的高分子聚合物共混5~25份微納級無機粉體、5~20份納米Cu/C復合材料、5~19份的助劑等經過共混、塑化、混煉、擠出、拉條、冷卻、造粒制成。本發明可以使納米Cu/C復合材料得到充分有效的分散;防止其因為“團聚”而失效、保持抗菌效果的持久性、使納米Cu/C復合材料得以能夠在高分子聚合物中有效應用。本發明的這種高分子聚合物抗菌母料具有對人體無毒無害、環保、抗菌高效、持久,性能優異、應用面廣等的特點,可以在高分子聚合物的抗菌、抑菌和防腐中得到應用。
本發明涉及高分子材料領域,公開了一種新型抗析出阻燃PA6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所述新型抗析出阻燃PA6復合材料包含PA6、含氨基阻燃劑及含磷酸根阻燃劑,其中,所述PA6的含量占所述復合材料總質量的90~96%。該復合材料利用具備阻燃效果的磷酸根基團與PA6及阻燃劑中的氨基同時發生反應進行反應性增容,提高了阻燃劑與PA6的相容性,促進了阻燃劑均勻分散在基體內部,抑制了其遷出。同時,由于阻燃劑與PA6基體相容性變好,制品力學性能有一定上升。材料中僅添加質量占比小于10%的阻燃劑即可使所得PA6復合材料的垂直燃燒等級達到V?0級,并且可以一次成型,成本低廉。
本發明為一種多孔品質大鱗片石墨基相變儲能復合材料及制備方法。相變儲能復合材料采用多孔石墨作為基體材料,再浸漬有機相變材料構成。多孔石墨由天然鱗片石墨經過插層、膨化、壓縮制備而成,有機相變材料采用結晶性脂肪酸、烷烴、酯類及其混合物。與現有相變儲能復合材料相比,多孔石墨基相變儲能復合材料具有導熱效率高、儲能量大等優點,可有效促進相變儲能復合材料在諸多領域的應用。
本發明是一種具有增強光動力活性的納米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納米復合材料為上轉換納米晶@SiO2@TiO2/Au,是由上轉換納米晶、外圍依次包裹的SiO2和TiO2殼層以及沉積在TiO2殼層表面的Au納米粒構成的,其中TiO2為以納米粒構成的多孔TiO2殼層。納米復合材料的粒徑為40~98nm,Au粒的尺寸為3.0~20.2nm。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采用控制水解法為SiO2包裹的上轉換納米晶包裹TiO2殼;(2)采用光化學法在TiO2表面負載Au粒。本發明的制備工藝簡單、效率高,產物的形貌均勻,組成和尺寸的可控性好,產生活性氧物種的能力強,光動力活性優異,其在光動力治療領域應用前景好。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碳纖維復合材料與異種材料的連接結構,包括第一構件、碳纖維復合材料構件、第二構件和緊固件,碳纖維復合材料構件設置在第一構件與第二構件之間。碳纖維復合材料構件的一面涂抹高韌性結構膠與第一構件粘接,碳纖維復合材料構件的另一面也涂抹高韌性結構膠與第二構件粘接。碳纖維復合材料構件上設有超差孔,第一構件上設有安裝孔Ⅰ,第二構件上設有安裝孔Ⅱ,緊固件穿過安裝孔Ⅱ、超差孔、安裝孔Ⅰ將碳纖維復合材料構件與第一構件、第二構件緊固連接,實現可拆卸連接。在超差孔內設有用于提供緊固件連接時所需支撐力的套筒,超差孔用于補償碳纖維復合材料構件與第一構件、第二構件之間熱膨脹系數不同引起的位置公差。
本發明實施例公開了一種石墨烯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六水合硝酸鋅、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溶液室溫下混合攪拌,邊攪拌邊滴加二甲基咪唑水溶液,將氮摻雜石墨烯分散液滴入上述溶液中,進行水熱反應,即得負載ZIF?8的氮摻雜石墨烯復合材料。本發明的實施例通過將ZIF?8通過水熱負載于氮摻雜石墨烯上,合成ZIF?8/氮摻雜石墨烯復合材料。通過ZIF?8與氮摻雜石墨烯之間的相互影響,從而避免了ZIF?8/氮摻雜石墨烯復合材料的團聚,提高了ZIF?8/氮摻雜石墨烯復合材料的吸附容量,從而提高了ZIF?8/氮摻雜石墨烯復合材料的萃取性能。
本發明涉及一種花狀鎳-碳納米管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具體是:將鎳的前驅物分散到作碳源的有機介質中,隨后用瓷舟裝載置于管式爐中,在惰性氣體保護下,于600~900℃反應1~4小時,反應結束后在惰性氣體保護下隨爐冷卻到室溫,得到花狀鎳-碳納米管復合材料。本發明制備流程簡單,形成機理獨特,易于工業應用推廣;反應過程不需添加任何模板、表面活性劑或結構指引劑,成本低,效率高;所得的花狀鎳-碳納米管復合材料具有較強的磁響應性,并且可以通過反應溫度、時間和投料比來控制鎳-碳納米管的形貌和組成。
本發明公開了用于椎間融合器的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該復合材料的組成為:聚-L-乳酸/乙醇酸共聚物、羥基磷灰石,聚-L-乳酸/乙醇酸共聚物(L-PLGA)在復合材料中的重量含量為50~98%;羥基磷灰石(HA)在復合材料中的重量含量為2~50%。本發明的融合器具有高強度、良好的骨誘導活性,能在體內完全降解吸收,是新一代能滿足臨床應用要求的具有高強度、高骨融合率的可吸收椎間融合器。
本發明屬于高分子復合材料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抗靜電無鹵阻燃增強尼龍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的抗靜電無鹵阻燃增強尼龍復合材料按重量份數計,包含15?30份導電型微膠囊化次磷酸鹽阻燃劑、0.2?0.6份抗氧劑、20?30份玻璃纖維和45?65份尼龍樹脂。本發明的抗靜電無鹵阻燃增強尼龍復合材料通過對阻燃劑和納米導電填料的改性改善了其與尼龍材料相容性差和難分散的問題,提升了尼龍復合材料的綜合性能,并使得次磷酸鹽阻燃劑與三聚氰胺聚磷酸鹽、納米導電碳材料之間形成協同阻燃,進一步提高尼龍復合材料的阻燃性能。
本申請涉及一種復合材料微觀形貌的模擬方法、裝置和電子裝置,其中,該復合材料微觀形貌的模擬方法包括:構建基于微觀擴散原理的相場模型;獲取微觀擴散方程和復合材料的當前工藝參數;將當前工藝參數輸入至相場模型中,得到當前工藝參數對應的原子間相互作用勢數據;根據原子間相互作用勢數據和微觀擴散方程,得到復合材料中的原子占位信息;根據原子占位信息,得到復合材料微觀形貌的模擬結果。通過本申請,解決了相關技術中無法準確模擬復合材料微觀形貌的問題。
一種氧化石墨烯?碳纖維混雜增強形狀記憶復合材料制備方法,將三維打印技術與真空浸滲和熱壓成型工藝相結合,在保證復合材料浸滲微觀組織理想、缺陷得到有效控制、形狀記憶性能優良的基礎上,根據制件結構形狀的要求,設計制造不同結構形狀的三維打印與真空浸滲熱壓成型復合材料件,進而實現復合材料制件結構形狀的多樣化,并減少復合材料制件的制造周期。所制備的復合材料形狀固定率可達97.12%,形狀回復率可達97.15%,形狀記憶性能優良,解決了傳統工藝生產形狀記憶聚合物在形狀與尺寸上的單一性問題,能夠成型復雜幾何形狀的制品,且由于計算機的輔助作用,使得操作過程簡單,縮短設計制造周期,有效改善復合材料制備效果。
一種高流動性納米滑石粉改性聚丙烯復合材料,它主要由聚丙烯樹脂、接枝改性聚丙烯樹脂、橡膠增韌劑、還包括偶聯劑和納米滑石粉通過螺桿擠出機組共混擠出而成,其中納米滑石粉尺寸為30~120nm,復合材料的沖擊強度,斷裂伸長率相對于以無機材料為填充物的聚丙烯復合材料有了明顯的提高。其制備方法簡單,易行。本發明復合材料適用于制造汽車和飛機工業如前后保險桿、風扇、加熱器和流體泵零件等產品。
本發明涉及一種無機粘土與羧基丁苯橡膠復合材料的方法。無機粘土與羧基丁苯橡膠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將無機粘土水懸浮液與羧基丁苯膠乳混合,形成均勻的混合液,再經過干燥、混煉、硫化,得到粘土與羧基丁苯橡膠復合材料,用無機粘土與羧基丁苯乳膠進行直接共混,其操作步驟如下:無機粘土水懸浮液制備、干燥、混煉、硫化。該方法不需要進行粘土的有機改性,在制備粘土水懸浮液過程不需要加熱工藝,所制備的復合材料中粘土與橡膠基體之間存在離子鍵結合,在保證復合材料具有較高拉伸強度的同時,復合材料的定伸應力、撕裂強度有了大幅度提高。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CuO-Cu2O/石墨烯納米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其中本發明的CuO-Cu2O/石墨烯納米復合材料為:CuO-Cu2O納米球均勻分散在石墨烯表面上,且納米球為空心結構,由CuO和Cu2O納米晶?;旌辖M成;其制備方法包括:將一定量的銅鹽和氧化石墨混合分散形成均勻溶液,加入適量氨水調節pH值,然后將混合溶液放入微波反應器中微波加熱反應得到前驅物,最后將前驅物在惰性氣氛中高溫(450-700℃)煅燒1-3h,再在空氣氣氛中低溫(150-250℃)煅燒1-2h,即可得到該CuO-Cu2O/石墨烯納米復合材料。本發明的CuO-Cu2O/石墨烯納米復合材料制備工藝簡單、成本低、電化學性能好,可應用于鋰電池電極。
本發明提供一種碳纖維增強復合材料件與金屬件連接方法,所述的碳纖維增強復合材料件與金屬件連接方法的步驟為:在金屬件(3)表面鋪設膠膜層(2),將多層碳纖維增強復合材料預浸料層(7)鋪設在膠膜層(2)上;每個金屬棒(4)分別穿過多層碳纖維增強復合材料預浸料層(7)、膠膜層(2)、金屬件(3);將碳纖維增強復合材料件與金屬件結構轉移到成型模具中進行加熱固化,多層碳纖維增強復合材料預浸料層(7)經過加熱固化處理形成碳纖維增強復合材料件(1),本發明的碳纖維增強復合材料件與金屬件的連接方法,能夠提高碳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的層間強度,提高連接碳纖維增強復合材料與金屬件的膠膜層耐剝離的能力,提高承載力。
本發明屬于高分子復合材料的制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可熱塑加工全天候持久抗靜電母料及抗靜電復合材料。本發明抗靜電母料由具有低離解能的配合劑、加工助劑與含有極性基團的熱塑性高分子樹脂經過高分子熱塑加工設備于25~300℃成型后制得,按質量比配合劑∶熱塑性高分子樹脂=1∶10~1∶50。本發明還公開了抗靜電復合材料,該抗靜電復合材料由持久抗靜電母料與高分子基材經過熱塑加工設備成型后獲得。本發明抗靜電復合材料具有的特點:1、抗靜電復合材料具有淺色及可染色性。2、抗靜電復合材料的母料及配合劑選擇范圍較寬,價廉易得,生產工藝簡單,安全無毒害。3、抗靜電復合材料的抗靜電性能受周圍環境影響較小,抗靜電性能持久。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聚丙烯復合材料,包括壓縮機,所述壓縮機內左側設置有吊運裝置,所述吊運裝置右側設置有破碎壓縮裝置,所述壓縮機內下側設置有控制裝置,所述吊運裝置包括可轉動設于所述壓縮機內左側的旋轉支柱,所述旋轉支柱上端固設有吊臂,所述吊臂內設置有吊繩,所述吊繩下端固定連接有電磁鐵;本發明結構簡單,操作方便,通過本裝置回收磁性材料時,可自動對磁性材料進行磁吸,將磁性材料從其他無磁材料中分離出來,然后將其先切割,后壓縮的方式進行處理,使磁性材料壓縮更徹底,使壓縮效率更高,加快工作效率的同時,能節省設備使用成本。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具有負離子發射功能的納米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及其納米復合材料,包括,制備富勒烯激發劑:將富勒烯與有機化副族金屬在非極性溶劑中混合、進行絡合反應,所述富勒烯與有機化副族金屬的質量比為富勒烯:有機化副族金屬=20:1~5:1;制備非電氣石粉體:粉碎非電氣石,控制非電氣石粉體的平均粒徑小于200nm;制備納米復合材料:將制備好的所述富勒烯激發劑與所述非電氣石粉體按照富勒烯激發劑:非電氣石粉體的質量比為1:10~1000的比例混合,加入溶劑,加熱進行反應。本發明解決了現有技術負離子發射材料發射率低和有害輻射的問題,成本降低,操作方便,納米粉體的粒度可控,生產效率高。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負離子納米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及負離子納米復合材料,包括,制備石墨烯激發劑:氧化石墨烯與多羥基或多氨基化合物進行反應,所述氧化石墨烯與所述多羥基或多氨基化合物的質量比為1:1~10:1,得到石墨烯激發劑;制備非電氣石粉體:粉碎非電氣石,控制非電氣石粉體的平均粒徑小于200nm;制備納米復合材料:將石墨烯激發劑與所述非電氣石粉體按石墨烯激發劑:非電氣石粉體的質量比為1:10~1000的比例混合,加入溶劑,加熱進行反應。本發明解決了現有技術負離子發射材料發射率低和有害輻射的問題,與傳統的制備方法相比,成本降低,操作方便,納米粉體的粒度可控,生產效率高。
本發明公開了用于可降解輸尿管支架管的復合材料,以重量百分數計,包括60%~98%的L-丙交酯/ε-己內酯共聚物和2%~40%的交聯聚乙烯吡咯烷酮。該復合材料中的L-丙交酯/ε-己內酯共聚物為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彈性材料,交聯聚乙烯吡咯烷酮可以降低所制得的可降解輸尿管支架管的表面摩擦系數,同時還可以增加可降解輸尿管支架管的降解速度。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由該復合材料制得的可降解輸尿管支架管,該可降解輸尿管支架管具有較好的生物相容性,易于降解,可以應用于泌尿外科手術。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新型阻燃增強PA6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的阻燃增強PA6復合材料,按重量份數計,包含尼龍6樹脂60?80份,改性MPP?10?20份,玻璃纖維20?40份,抗氧劑0.3?0.6份,潤滑劑0.3?0.6份,其中,所述改性MPP的制備方法包括:將納米二氧化硅、磷酸加入到高壓反應釜中,反應2?4h時間后再加入MPP,保持壓力不變將溫度控制在100±5℃,再加入MA,得到改性MPP。本發明通過對普通市售的MPP進行改性處理既能提升其在基體樹脂中的相容性又提升了其本身的剛性,制得的復合材料具有密度低、煙密度低以及CTI值高等特點,成品綠色環保。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浙江金華有色金屬材料制備及加工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