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廢舊鋰電池回收裝置,包括破碎筒,所述破碎筒的頂部設置有進料斗,所述破碎筒的底部開設有卸料口,所述破碎筒的內部設置有破碎輥,所述破碎輥的下方設置有導流板,所述破碎筒的正下方設置有濾網,所述濾網通過第一支架固定在工作箱上,且所述濾網的正下方的工作箱上放置有電解液回收箱,所述濾網的右側下方設置有傳送帶,所述傳送帶的上方設置有磁鐵,所述磁鐵固定在磁鐵安裝座內,所述磁鐵安裝座固定在工作箱的內壁上,所述磁鐵的右側設置有滾筒,所述滾筒的柱面上設置有翻板。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濾網、電解液回收箱、滾筒和翻板,解決了傳統的鋰電池回收裝置電解液回收不便,磁性材料回收不完全的問題。
本發明涉及赤泥回收利用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以赤泥為原料制備易溶氫氧化鋁的方法,針對現有技術中對赤泥中鋁的提煉存在能耗高和二次污染的問題,現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S1、將取回來的赤泥進行干燥和研磨處理,將研磨后的赤泥過300目篩得到赤泥粉末;S2、將S1處理后的赤泥與一定量的32%的氫氧化鈉溶液進行充分接觸,再加入一定量的次氯酸鈉在一定溫度下反應,過濾得到高鐵酸鈉溶液,經過濾分離,使剩余赤泥中鐵含量降至1%以下,本發明可以有效地從赤泥中提煉易溶氫氧化鋁,而且此類方法對設備的性能要求較低,不用消耗大量能源,而且不會產生廢氣,造成污染,同時在進行提煉的過程中可以只提煉出鋁,更加方便人們進行使用。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鋁土礦冶煉實驗方法,鋁土礦原料主要重量構成設定為:氧化鋁+氧化鐵+氧化硅+氧化鈦=83.5%,氧化鉀+氧化鈉+氧化鈣+氧化鎂+痕量=2.5%,燒失量=14%,合計為100%,根據需要將鋁土礦原料取出五份作為對比實驗項。本發明清楚的得到鋁土礦冶煉產出60莫來石、70莫來石、棕剛玉及副產品生鐵、棕剛玉硅鐵和鑄造砂的加工標準,選用適當成分比例的原礦,并優化還原劑用量和原料加工中進回轉窯的粒度和水分以及原料在回轉窯中的最高溫度及最高溫度的保溫時間、出窯溫度,電爐的二次電壓及電流、冶煉時間、冶金溫度、冶金電量、澆筑方法、鑄錠三層的各自重量和化驗結果,從而提高產出物純度和加工效率,減少資源浪費問題。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鋁礬土加工用原料礦預處理工藝,S1:礦石準備:選取鋁土礦,通過篩分機構對鋁土礦中大塊巖石或泥土進行分離;S2:礦石分組:將S1中的礦石分為三份,分別為原料1、原料2和原料3,將原料1中的原料粉繼續分為A1和B1組,且A1和B1組重量相同,將原料2中的原料粉繼續分為A2和B3組,且A1和B1組重量相同;S3:原料焙燒:將S2中的鋁土礦原料入回轉窯焙燒,回轉窯焙燒溫度750℃?800℃,焙燒時間30分鐘。在電爐的電弧熱和電阻熱的作用下,讓金屬氧化物和碳做還原反應,在還原劑調整適當時,產品及副產品滿足要求。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冶金用高效熔煉設備,包括熔煉爐蓋、熔煉爐本體和熔煉爐內爐,所述熔煉爐本體上端設置有入料口,所述熔煉爐本體與熔煉爐蓋通過鉸鏈轉動連接,所述熔煉爐本體表面設置有廢氣出口,所述廢氣出口內部設置有活性炭過濾網,所述熔煉爐本體下端設置有熔煉爐底座,所述熔煉爐底座下端設置有熔煉爐支撐腿,所述熔煉爐支撐腿底部設置有熔煉爐支撐腳,所述熔煉爐本體內部設置有水冷循環管道,所述水冷循環管道內側設置有煙氣管道,所述煙氣管道與熔煉爐內爐通過排煙管連接,所述熔煉爐內爐設置在熔煉爐本體內部,所述熔煉爐內爐下端設置有排渣管,通過在熔煉爐本體內部設置的水冷循環管道,用于通過水冷進行循環降溫處理。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有色金屬冶金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