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告顯示,公司預計在2025年上半年將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在17億元至19.6億元之間,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幅度預計將達到38.65%至59.85%,
可用于金屬、非金屬材料及結構件在室溫環境下的疲勞及斷裂力學性能評估,包括拉伸、壓縮、彎曲、高周疲勞、低周疲勞、蠕變和蠕變疲勞、斷裂韌性試驗等,以及高溫環境下的疲勞力學性能評估。
2025年7月30日,力拓集團與智利國有礦業公司Empresa Nacional de Minería(ENAMI)簽署協議,成立合資企業共同開發阿塔卡馬地區的Salares Altoandinos鋰礦項目。力拓將出資4.25億美元,提供現金和技術支持,收購項目51%的權益。該項目旨在開發大規模、長壽命、低成本的鋰鹽水資源,預計2026年上半年完成交易,助力全球鋰資源供應的穩定和增長。
近日,上海恒羲光伏向總投資44億美元的迪拜700MW光熱+250MW光伏項目完成10MW組件發運。該項目由迪拜水電局、ACWA POWER、絲路基金聯合投資,中國銀行等銀團融資,是“一帶一路”重點工程和《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恒羲光伏借此契機,以綠色理念、創新技術和優質產品,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助力全球能源轉型。
湖北省電力結構迎來重大調整,光伏裝機容量首次超越火電,達到4282.82萬千瓦,占全省總裝機的32.31%。2025年1-6月,全省光伏發電消納量同比增長36.85%,新能源(光伏+風電)發電量占比已超25%,成為電力供應的重要支柱。
近日,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公布了2025年度江蘇省“三首兩新”擬認定技術產品名單,上能電氣的1250kW構網型集中式儲能變流器成功入選首臺(套)裝備。這一榮譽不僅驗證了上能電氣在研發創新和技術實力方面的卓越表現,也體現了其在儲能領域的領先地位。本文將探討上能電氣的1250kW構網型集中式儲能變流器的技術特點及其對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重要意義。
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印發2025年度多晶硅行業專項節能監察任務清單,要求各地主管部門9月30日前完成監察并將結果上報。本次監察將嚴格規范程序措施,注重減輕企業負擔。
全球大宗商品巨頭嘉能可最新生產報告顯示,2025年上半年鈷產量達18900噸,同比增長19%。公司維持全年產量指引4.2-4.5萬噸不變,下半年產量預計占57%。
國際礦業巨頭淡水河谷近日調整2025年銅生產成本預測,預計綜合成本將降至每噸1500-2000美元,較此前預估降幅顯著。該調整基于技術優化與資源整合,或對全球銅供應鏈格局產生影響。
墨西哥礦業投資呈現復蘇態勢,預計2025年總投資額將達53.08億美元,創近12年新高。其中擴產項目投資增長顯著,但勘查投資受政策調整影響出現下滑,反映出該國礦業發展的結構性變化。
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全國光伏發電量達559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2.9%。光伏總裝機容量突破11億千瓦,其中分布式光伏占比顯著提升至44.8%,行業發展態勢持續向好。
2025年7月30日,秦皇島海事局發布通告,中電建秦皇島昌黎30萬千瓦海上光伏項目(1標段)因施工需要,海上施工延期至2025年9月30日。此次延期旨在確保施工質量和安全,項目施工船舶包括華西1、永勝799、順信588等。該項目是河北省在海上新能源領域的重要布局,旨在推動清潔能源的發展,減少碳排放,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2025年7月31日,寧德時代在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中表示,2025年第二季度,寧德時代動力、儲能合計銷量接近150GWh,同比增長超30%,其中儲能占比約20%。寧德時代在固態電池領域已有10余年的研發積累,技術處于行業領先地位。宜春鋰礦項目生產經營正常,已遞交延續申請材料,待批復。寧德時代在儲能電芯領域持續引領行業標準,從280Ah到314Ah,再到587Ah,不斷優化電芯容量。
2025年上半年,我國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持續實現新突破,新增裝機2.68億千瓦,同比增長99.3%,約占新增裝機的91.5%。其中,分布式光伏新增并網1.13億千瓦,成為增長的重要組成部分。截至2025年6月底,全國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達到約11億千瓦,同比增長54.1%。光伏發電量達559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2.9%,全國光伏發電平均利用率94%。這一數據表明,分布式光伏在推動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2025年6月,我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總數達到1610萬個,同比增長55.6%。其中,公共充電設施409.6萬個,同比增長36.7%;私人充電設施1200.4萬個,同比增長63.3%。全國充電總電量約67.1億度,同比增長47.3%,環比增長4.0%。廣東、浙江、江蘇等省份的公共充電樁占比達67.0%,充電電量主要流向公交車和乘用車。前15大充電運營企業運營充電樁數量占總量的85.1%。2025年1-6月,充電基礎設施增量為328.2萬個,新能源汽車國內銷量587.8萬輛,樁車增量比為1:1.8,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基本滿足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
2025年上半年,我國新型儲能市場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根據國家能源局7月31日新聞發布會披露的數據,全國新型儲能裝機規模達到94.91GW/222GWh,較2024年底增長約29%/32%。新增裝機約13GW/32GWh,同比增長超過62%。南方地區增速顯著,已投運新型儲能裝機占全國15.4%,從2024年底的第四位提升至第三位。全國新型儲能等效利用小時數約為570小時,同比增加超過100小時,新型儲能在電力保供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下游埃及鋁業公司(Egyptalum)具備35萬噸電解鋁年產能,其拜羅比都加工廠可生產汽車用6063合金型材、建筑幕墻單元等高端產品,2024年出口額突破4.2億美元;但上游預焙陽極嚴重依賴進口,年缺口達28萬噸,導致電解鋁生產成本較國際市場高出8%-10%。
2025年上半年,英國電池儲能市場在“清潔能源2030”目標驅動下持續強勁擴張:新增并網容量1.9GWh、同比增78%,獲批容量31GWh、同比增49%,已獲批待建項目超130GWh。項目規模顯著擴大,平均單體容量升至300MWh,百兆瓦級項目占比由22%升至41%。東米德蘭茲以6.7GWh領跑規劃容量,西米德蘭茲項目數量最多。盡管審批拒絕率回落至14%,仍有68GWh項目待審,開發進度亟需提速,以確保逾70GWh獲批項目如期并網,支撐英國清潔電力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