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S選礦搖床
搖床的用途:
搖床可用于粗選、精選、掃選等不同作業,選別粗砂(2-0.5mm)、細砂(0.5-0.074mm)、礦泥(-0.074)等不同粒級。也可用于選別鐵、
錳礦石和煤。當處理鎢、
錫等礦石時,搖床的有效回收粒度范圍為2-0.22毫米。
搖床的工作原理:
搖床的電動機通過皮帶傳動使皮帶輪帶動搖床設備的曲軸旋轉搖桿隨之作上、下 運動,搖桿向下運動時,在有來復條的傾斜臺面上礦物料通過礦槽進來,搖床水槽提供橫向沖擊水,這樣一邊振動,一邊沖洗,比重和顆粒大小,密度不同的礦物沿著不同的方向從搖床的床面的精礦口,和
尾礦口流出,直接形成質量高的精礦!由于礦用搖床的的更新換代,礦用搖床 在處理量和精度方面都有了大幅度提高。
搖床主要結構:
搖床主要由床頭、電動機、調坡器、床面、礦槽、水槽、來復條以及潤滑系統等八個部分組成搖床,床面的縱向往復運動是通過曲柄連桿式傳動機構來實現的。搖床的電動機通過皮帶傳動使大皮帶輪帶動曲軸旋轉搖桿隨之作上、下 運動,搖桿向下運動時,肘板推動后軸和往復桿向后移動,彈簧受到壓縮床面是通過聯動座和往復桿相連的,所以此時亦使床面作后退運動,當搖桿向上運動時,由于受到彈簧的伸張力推動,床面隨之向前運動。
搖床怎樣操作:
物料在床面的分帶和產品的截取。在操作條件適宜時,物料在搖床上分帶是明顯的,而產品是按照要求的分選指標來截取的,可以分為2~4種產品。中礦一般要進行再處理。當操作條件變化時,分帶情形會隨之變化,此時接取的位置也必須進行相應的調整,才能保證選別指標的穩定。因此,搖床操作人員要堅守崗位,嚴密監視分帶情況,隨時進行必要的調整。 2、另外,搖床橫向坡度還要與橫向水流大小相配合,才有好的選別效果。 3、沖洗水大小要適當。沖洗水包括給礦水和洗滌水兩部分,沖洗水在床面上分布要均勻,大小要適當。沖洗水大精礦品位提高,但回收率降低。一般處理粗粒物料或精選時,沖洗水要大些。 4、給礦濃度適宜。給礦濃度對搖床選礦來說要保證礦漿能沿床面有充分的流動性和能夠進行分層,水深能浸沒礦粒。一般選別時,粗砂給礦濃度為20%。30%,細粒給礦濃度為15%~25%。給礦中的水大部分沿尾礦帶橫向流下,細泥容易被沖走,造成細粒金屬礦物的流失。 5、適宜的沖程和沖次。沖程和沖次的適宜值主要與入選物料粒度、搖床負荷及礦石密度有關。當處理粒度大、床層厚的物料時,采用大沖程和小沖次;當處理細砂和礦泥時,則正好相反,應采用小沖程和大沖次。當床面的負荷量增大或對較大密度的物料進行精選時,宜采用較大的沖程和沖次。沖程、沖次的適宜值要在實踐中仔細考查來確定。
選礦搖床的選礦過程是在具有復條的傾斜床面上進行的,礦粒群從床面上角的給礦槽送入,同時由給水槽供給橫向沖洗水,于是礦粒在重力,橫向流水沖力,床面作往復不對稱運動所產生的慣性和摩擦力的作用下,按比重和粒度分層,并沿床面作縱向運動和沿傾斜床面作橫向運動。因此,比重和粒度不同的礦粒沿著各自的運動方向逐漸由A邊向B邊呈扇形流下,分別從精礦端和尾礦側的不同區排出,最后被分成精礦,中礦和尾礦。搖床所用耐磨材料的莫氏硬度是9,盡次于莫氏硬度10的鉆石。 選礦搖床具有富礦比高,選別效率高,看管容易,便于調節沖程。在改變橫向坡度和沖程是仍可保持床面運行平衡,彈簧放置在箱體內,結構緊湊,且能依次得出最終精礦和最終尾礦。 選礦搖床主要由床頭、電動機、調坡器、床面、礦槽、水槽、來復條以及潤滑系統等八個部分組成。 床面的縱向往復運動是通過曲柄連桿式傳動機構來實現的。電動機通過皮帶傳動使大皮帶輪帶動曲軸旋轉,搖桿隨之作上、下運動,搖桿向下運動時,肘板推動后軸和往復桿向后移動,彈簧受到壓縮。床面是通過聯動座和往復桿相連的,所以此時亦使床面作后退運動,當搖桿向上運動時,由于受到彈簧的伸張力推動,床面隨之向前運動。 床面向前運動期間,肘板間的夾角是由大向小變化,肘板端點的水平移動速度則由小向大變化。故床面的前進運動即由慢而快,反之在床面后退時,則由快而慢從而造成了等差運動,這樣可保證床面上的物料向前運動,并進行按比重分選。 床面外形呈直角梯形,在木制框架內,木板沿斜向(與軸線交角45度)拼成平面。床面分漆灰刻槽床面及橡膠床面兩種。漆灰刻槽床面用于選別細泥,橡膠床面則用于選別粗礦。用于選取細泥的搖床面沿縱向有0.5度左右的向下傾斜,用于選別粗砂的搖床則在縱向有1-2度的傾斜,在精礦端抬高??v向坡度的大小借支撐機構上的螺栓調節。 床面用搖動支撐支承在調坡機構上。搖動支撐使床面在垂直平面內作弧線起伏的前后往復運動。搖動支撐用槽鋼固定在調節座板上,當用手輪通過調節絲桿使調節座板在鞍形座上回轉時,即可調節床面傾角。
根據給礦位置的不同,選礦搖床可分為右搖床及左搖床兩種形式。右式搖床的給礦位置對于搖動機構來說在右邊,左式搖床則給礦位置在左邊。
搖床主要技術參數
名 稱
| 單 位
| 粗砂搖床
| 細砂搖床
| 礦泥搖床
|
臺面尺寸
| 長度
| MM
| 4450
| 4450
| 4450
|
傳動端寬
| MM
| 1855
| 1855
| 1855
|
精礦端寬
| MM
| 1546
| 1546
| 1546
|
最大給礦粒度
| MM
| 2
| 0.5
| 0.15
|
給礦量
| T/d
| 30-60
| 10-20
| 15-25
|
給礦濃度
| %
| 25-30
| 20-25
| 15-25
|
行程
| MM
| 16-22
| 11-16
| 8-16
|
頻率
| F
| 15-48
| 48-53
| 50-57
|
臺面清洗水量
| T/d
| 80-150
| 30-60
| 10-17
|
橫向坡度
| 度
| 2.5-4.5
| 1.5-3.5
| 1-2
|
縱向坡度
| %
| 1.4
| 0.92
| ----
|
床面尖夾角
| 度
| 32°-42°
| 40°
| 42°
|
選礦面積
| 立方米
| 7.6
| 7.6
| 7.6
|
臺面長度比
| ----
| 2.6
| 2.6
| 2.6
|
電機功率
| KW
| 1.1
| 1.1
|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