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備優勢:
1.單體可運行,不需要其他空壓機,鍋爐等配套設施
2.效率高,自熱運行,常溫常壓設備
3.占地面積小
4.自動除油等功能
5.占用原料量少,占用資金少
6.操作簡單,純機械化,維修簡單
7.可提供一年免費合約內的技術支持
一、技術簡介
由于金屬銅的化學性質穩定,在非氧化性酸液中銅的溶解是非常困難的,加氧化劑是目前通行的融銅方法。在生產實踐中“中和槽”等溶銅設備就是在稀硫酸中通入空氣(最廉價的氧化劑)來實現銅的溶解。
一般認為,銅在通空氣的酸液中溶解是典型的電化學反應過程,適量通入空氣保證溶液的氧化電位應能使反應順利進行,但事實上使用“中和槽”溶銅仍然是比較慢的(溶解速度一般每立方米每小時2kg左右)。我們認為,除電化學過程外,應當還有其他過程,如銅的表面直接被空氣氧化成氧化銅,繼而氧化銅與酸進行反應。眾所周知,銅在空氣中表面是比較容易氧化的,而氧化銅與酸反應更是典型的酸堿反應,因此只要為銅的表面氧化提供更好的條件,溶銅速度是可能大幅度提高的。微泡中和槽是基于上述思想經大量實驗研制成功的一種新型溶銅設備,其關鍵措施是將通入中和槽的空氣以微氣泡形式與酸液乳化混合,微氣泡與銅料有了充分接觸的機會,氧化速度提高,從而使設備溶銅速度比常規中和槽提高五倍左右。
由于微泡中和槽工作時氧化劑(空氣)的利用率能達到30%以上,所以不再需要通入過多的空氣,從而減少了反應熱量損失,即使在低酸度(H2SO4<30g/l)條件下微泡中和槽仍能實現自熱反應(甚至自熱啟動)。同時由于通氣量小,微氣泡有液面覆蓋作用,使排除的反應尾氣環保指標大為改善。
微泡中和槽除用于溶銅外,在多種合金的浸出方面也有較好的使用前景。實踐證明,微泡中和槽在銅——鎳,銅——鈷,銅——錫等多元合金的浸出方面也取得了可喜進展。微泡中和槽技術為濕法冶金綜合回收提供了新的工藝路線和設備選擇。
微泡中和槽作為一種固液氣三相反應設備,對固體物料的物理尺寸也有較好的適應能力,依據物料的尺寸不同(塊、片、絲、粒、粉)可分別以固定床、半固定床、流化床狀態工作,具備了一定的通用性。
二、設備主要技術經濟指標
溶銅速度:≥12kg/h·m3; 電耗(噸銅):≤400kw·h;
直收率:99.9%; 煙氣(H2SO4):≤50mg/m3
三、設備規格尺寸及價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