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原理
多參數融合監測技術:
土壤侵蝕監測:采用激光測距與攝像頭圖像分析技術,通過測量土壤表面高度變化與形態特征,結合算法計算侵蝕量(單位:t/km2·a)。
水流與泥沙監測:集成超聲波多普勒傳感器,測量水流速度(單位:m/s)與泥沙含量(單位:kg/m3),通過內置公式(如泥沙輸移率公式)計算輸沙量。
數據融合與傳輸:侵蝕量、流速與泥沙數據經中央處理器處理,通過無線/有線方式傳輸至監控平臺,支持實時查看與存儲。
應用范圍
行業應用:
農業管理:農田水土流失監測,優化耕作方式與土壤保護措施。
林業工程:森林植被恢復區的水土保持效果評估,支持生態修復決策。
水利工程:河道、水庫周邊土壤穩定性監測,預防滑坡與泥石流災害。
環保治理:礦山修復、坡地開發項目的水土流失控制,符合環保法規要求。
科研實驗:土壤學、水文學領域的水土流失機制與模型驗證研究。
場景覆蓋:
固定式長期監測、生態修復項目驗收、農業水土保持認證、災害預警、第三方水土流失評估。
產品技術參數
參數 規格
侵蝕量范圍 0~5000t/km2·a(分辨率1t/km2·a);精度±5%
流速范圍 0~5m/s(精度±0.05m/s)
泥沙含量 0~100kg/m3(精度±3%FS)
響應時間 T90<1分鐘(動態場景)
通信接口 4G/LoRa/RS485(支持Modbus RTU/TCP)
數據存儲 內置16GB內存,可存≥10萬組測量數據
電源 太陽能+蓄電池(續航≥180天無光照);220V AC(可選)
防護等級 IP68(全防水,適應戶外環境)
尺寸/重量 主機:800mm×600mm×400mm;約50kg(含支架)
工作環境 溫度:-40~85℃;濕度:≤95%RH(非冷凝)
產品特點
多參數集成與高精度監測:
同步測量土壤侵蝕量、水流速度與泥沙含量,數據同步性強;激光測距精度±1mm,泥沙含量精度±3%FS,滿足農業與環保監測需求。
非接觸式與動態適應:
激光與超聲波傳感器避免破壞土壤結構,適用于暴雨、融雪等動態侵蝕場景;自動修正地形變化干擾,保障數據穩定性。
實時監測與遠程傳輸:
支持4G/LoRa無線傳輸至云端平臺,實時生成侵蝕量趨勢圖與統計報表(如年侵蝕總量、輸沙模數),兼容GIS地圖展示與預警推送。
超長續航與低功耗:
太陽能+蓄電池供電,無光照下可持續工作≥180天;自動休眠模式進一步降低能耗,適合偏遠或無市電場景。
耐用與適應性強:
IP68防護等級,適應雨淋、沙塵、高溫、高濕環境;傳感器采用316L不銹鋼與高強度工程塑料,壽命長(>10年)。
智能預警與數據分析:
內置多級報警(侵蝕量超限、設備故障),通過短信/APP推送預警信息;支持歷史數據回溯與侵蝕風險模型分析,輔助治理決策。
易安裝與維護:
支架式安裝,無需破壞原有地形;傳感器模塊化設計,支持快速更換與校準(每年僅需1次)。
符合行業標準:
通過CE認證與水利部水土保持監測設備認證,符合SL 277-2002水土保持監測技術規范,檢測結果權威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