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原理
como170采用三層復合探測結構:
α/β探測層:薄層ZnS(Ag)塑料閃爍體(厚度0.5mm)覆蓋探測窗口,α粒子(能量>4MeV)或β粒子(能量>0.1MeV)與閃爍體作用產生熒光光子;
γ補償層:底部NaI(Tl)晶體探測器(厚度5mm)同步記錄環境γ本底,通過算法扣除γ射線對β計數的干擾;
光電轉換:光子經光電倍增管(PMT)轉換為電脈沖信號,微處理器根據脈沖幅度與計數率區分α/β事件(α脈沖幅度為β的3-5倍),并自動修正探測效率(內置校準曲線);
數據輸出:實時顯示α、β沾污濃度(Bq/cm2)及γ劑量率(μSv/h),支持聲光報警與數據存儲。
應用范圍
該儀器適用于以下場景:
核設施退役:反應堆壓力容器、管道內壁及設備表面的α/β放射性核素(如23?Pu、??Sr)殘留檢測;
醫療輻射防護:放療室墻面、治療床及防護用品的β沾污(如131I、32P)篩查;
海關核安檢:行李、貨物表面非法放射性物質(如21?Po、??Co)快速排查;
應急響應:核事故現場人員衣物、車輛及建筑表面的放射性污染評估;
環境監測:土壤、巖石樣本表面天然放射性核素(如22?Ra、232Th)分布測繪。
產品技術參數
檢測范圍:α 0.1-10? Bq/cm2,β 0.1-10? Bq/cm2,γ 0.01-100 μSv/h;
分辨率:α 0.1 Bq/cm2,β 0.1 Bq/cm2;
精度:±10%讀數(濃度≥1 Bq/cm2),±0.1 Bq/cm2(濃度<1 Bq/cm2);
響應時間:T90≤2秒(α/β),≤5秒(γ);
探測窗口:φ50mm圓形窗口,有效探測面積19.6cm2;
存儲容量:≥50,000組數據,支持GPS坐標與時間戳記錄;
顯示與輸出:3.5英寸OLED彩色屏,支持中英文切換,內置USB/藍牙接口,可導出CSV/PDF報告;
報警功能:三級聲光報警(預警/警戒/危險),閾值可自定義(默認α 5 Bq/cm2,β 50 Bq/cm2);
電源:可充電鋰電池(續航≥24小時),支持快充(2小時充滿);
尺寸重量:280×180×120mm,≤2.8kg;
防護等級:IP65,防塵防噴水,1米跌落無損壞;
工作條件:溫度-20℃~50℃,濕度0-95%RH(無冷凝)。
產品特點
抗干擾強:γ補償技術消除環境本底影響,α/β區分效率≥95%;
智能校準:支持一鍵自動校準(需α/β標準源),內置溫度/壓力補償算法;
數據溯源:記錄原始脈沖譜圖,支持第三方審計與污染源類型分析;
便攜耐用:符合人體工學手柄設計,配備三腳架接口,適應野外惡劣環境;
合規性強:通過德國PTB認證、歐盟CE認證,數據可直接用于法律訴訟與科研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