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原理:
L6型采用多傳感器協同檢測與智能算法融合技術:
顆粒物檢測:基于激光散射原理,通過激光束與顆粒物相互作用產生的散射光信號,結合動態校準算法計算PM2.5與PM10濃度;
氣體污染物檢測:
SO?/NO?/CO/O?:采用電化學傳感器或光學傳感器,通過化學反應或分子吸收光譜特性,將氣體濃度轉化為電信號輸出;
交叉干擾修正:內置氣體交叉敏感補償算法,消除多氣體共存時的測量誤差;
氣象參數監測:高精度超聲波風速風向傳感器與溫濕度探頭,實時采集環境氣象數據;
邊緣計算與傳輸:微處理器對多源數據進行實時處理、異常值剔除與數據壓縮,通過4G/NB-IoT無線模塊上傳至云端平臺,支持斷點續傳與本地存儲(≥1年數據)。
應用范圍:
城市網格化監測:部署于街道、社區、學校等區域,構建高密度空氣質量監測網絡;
工業園區管控:監測化工、鋼鐵、水泥等企業周邊污染物擴散與排放影響;
交通污染評估:道路兩側、隧道出入口等交通樞紐的尾氣排放監測;
工地揚塵監管:建筑工地、拆遷現場的PM2.5/PM10濃度實時監控與超標預警;
應急響應支持:突發污染事件現場的快速部署與數據回傳,輔助決策與溯源。
技術參數:
檢測指標:PM2.5(0-1000μg/m3)、PM10(0-2000μg/m3)、SO?(0-5ppm)、NO?(0-5ppm)、CO(0-50ppm)、O?(0-5ppm)、溫度(-30℃~+70℃)、濕度(0-100%RH)、風速(0-60m/s)、風向(0-360°);
精度:PM2.5/PM10≤±10%FS,SO?/NO?/CO/O?≤±5%FS,氣象參數≤±2%FS;
響應時間:≤60秒(氣體),≤20秒(顆粒物);
通信方式:4G/NB-IoT雙模,支持MQTT、HTTP協議,數據上傳頻率1分鐘-24小時可調;
供電方式:AC220V市電供電,可選配太陽能+鋰電池備用電源(續航≥7天);
防護等級:IP65,防雷擊、防腐蝕,適應高溫、高濕、鹽霧等惡劣環境;
認證標準:通過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技術認證、HJ/T 193-2013標準。
產品特點:
微型化與集成化:體積小巧(≤30cm×20cm×15cm),支持壁掛、立桿、抱箍等多種安裝方式;
多參數與高精度:覆蓋10余項核心指標,滿足環境監測全要素需求;
智能運維與自診斷:傳感器壽命預警、故障自動上報,支持遠程參數配置與固件升級;
低功耗與長續航:太陽能+市電雙供電模式,降低運維成本;
云端數據平臺:無縫對接環保部門監管平臺,支持GIS地圖展示、污染熱力圖分析與報表生成;
抗干擾與穩定性:三級防雷設計、工業級元器件,適應極端氣候與電磁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