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原理
1. 非分散紅外吸收(NDIR)技術
原理:
一氧化碳分子對特定波長的紅外光(4.67μm)具有強吸收特性。儀器內置紅外光源發射寬譜紅外光,通過氣室(含待測氣體)后,特定波長的紅外光被CO分子吸收,剩余光強由紅外探測器檢測。根據朗伯-比爾定律(I=I?e????),通過測量光強衰減量計算CO濃度(ppm或mg/m3)。
關鍵組件:
紅外光源:長壽命(≥50000小時)的陶瓷紅外發射管。
氣室:鍍金反射腔體,提高光路利用率,降低背景干擾。
紅外探測器:雙通道設計(測量通道+參考通道),自動補償光源波動與環境溫度影響。
2. 信號處理與濃度計算
濾波與放大:
探測器輸出的微弱電信號經低噪聲放大器處理,再通過數字濾波算法消除噪聲干擾。
溫度補償:
內置高精度溫度傳感器,實時修正溫度對紅外吸收系數的影響,確保-20℃~50℃環境下的檢測精度。
濃度顯示:
通過微處理器將電信號轉換為CO濃度值,實時顯示于液晶屏,并支持數據存儲與報警輸出。
3. 抗干擾設計
交叉干擾修正:
通過算法補償其他氣體(如CO?、H?O)對紅外吸收的干擾,確保CO檢測特異性。
防塵防水設計:
氣室入口采用不銹鋼濾網(0.5μm過濾精度),防止顆粒物進入;整機防護等級IP65,適應惡劣環境。
應用范圍
工業安全監測:
煤礦、冶金:監測井下或冶煉車間CO濃度,預防爆炸或中毒事故。
化工、制藥:檢測反應釜、管道泄漏的CO氣體,保障生產安全。
環境監測:
城市空氣質量:固定站或移動監測車實時監測大氣CO濃度。
室內空氣質量:地下車庫、隧道、鍋爐房等場所的CO濃度監控。
應急救援:
消防、搶險:火災現場或密閉空間CO濃度檢測,輔助救援決策。
科研與實驗室:
燃燒效率分析、尾氣排放檢測等實驗場景。
產品技術參數
參數 規格
檢測原理 非分散紅外吸收(NDIR)
檢測范圍 0~1000ppm(可擴展至0~5000ppm)
分辨率 0.1ppm(0~100ppm);1ppm(100~1000ppm)
精度 ≤±2%FS(滿量程誤差)
重復性 ≤±1%FS
響應時間 T90≤30秒(從接觸氣體到顯示90%濃度值)
工作環境 溫度:-20℃~50℃;濕度:0~95%RH(無冷凝)
顯示與報警 3.5英寸液晶屏,實時顯示濃度值、溫度、狀態;聲光報警(三級閾值可設)
數據存儲 內置10000組歷史數據,支持U盤導出
輸出接口 RS485(Modbus協議)、4~20mA模擬信號、繼電器輸出(報警聯動)
電源 AC 220V±10%,50Hz;可選配DC 12~24V(防爆型)
防護等級 IP65(防塵、防水)
尺寸與重量 主機:250mm×200mm×100mm,重量≤3kg
認證 防爆認證(Ex d IIC T6 Gb)、CE認證、計量器具型式批準證書(CPA)
產品特點
高精度與穩定性:
采用NDIR技術,抗干擾能力強,長期穩定性優于±1%FS/年。
快速響應與實時報警:
T90≤30秒,支持三級報警閾值設置(如50ppm預警、100ppm報警、200ppm緊急撤離)。
智能數據管理:
支持Modbus協議與4~20mA輸出,可接入DCS/PLC系統;歷史數據可導出至U盤或上傳至云平臺。
防爆與便攜設計:
防爆型(Ex d IIC T6 Gb)適用于煤礦、化工等危險場所;手持式設計(可選配)便于移動檢測。
低維護成本:
光源壽命≥50000小時,無耗材消耗;氣室可拆卸清洗,降低維護難度。
環境適應性強:
IP65防護等級,-20℃~50℃寬溫工作范圍,適應高濕度、高粉塵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