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箱式脈沖袋除塵器
產品詳情
氣箱脈沖袋式除塵器由灰斗、上箱體、中箱體、下箱體等部分組成,上、中、下箱體為分室結構。工作時,含塵氣體由進風道進入灰斗,粗塵粒直接落入灰斗底部,細塵粒隨氣流轉折向上進入中、下箱體,粉塵積附在濾袋外表面,過濾后的氣體進入上箱體至凈氣集合管-排風道,經排風機排至大氣。清灰過程是先切斷該室的凈氣出口風道,使該室的布袋處于無氣流通過的狀態(分室停風清灰)。然后開啟脈沖閥用壓縮空氣進行脈沖噴吹清灰,切斷閥關閉時間足以確定在噴吹后從濾袋上剝離的粉塵沉降至灰斗,避免了粉塵在脫離濾袋表面后又隨氣流附集到相鄰濾袋表面的現象,使濾袋清灰全部,并由可編程序控制儀對排氣閥、脈沖閥及卸灰閥等進行全自動控制。
工作原理
除塵過程
含塵氣體經進氣口進入除塵器,較大顆粒的粉塵直接落入灰斗,含有微粒粉塵的氣體通過濾袋,粉塵被滯留在濾袋外表面,而氣體則經凈化后由引風機排入大氣。
清灰過程
隨著過濾工作的不斷進行,附著在濾袋外表面的粉塵不斷增多,布袋除塵器運行阻力增大,某一過濾單元的轉換閥關閉,過濾單元停止工作,反吹壓縮空氣逆向進入過濾單元,吹掉濾袋外表面的粉塵,然后轉換閥板打開,該過濾單元重新工作,清灰轉向下一過濾單元。整個清灰過程是各個過濾單元輪流交替進行的。
結構特點
(1)殼體部分:包括清潔室(或稱氣體凈化箱)、過濾室、分室隔板、檢修門及殼體結構。清潔室內設有提升閥與花板,噴吹短管:過濾室內設有濾袋及其骨架。
(2)灰斗及卸灰機構:卸灰斗可按不同系列、不同進貨粉塵濃度,分別設置螺旋輸送機、空氣輸送斜槽和剛性葉輪卸料器(卸灰閥)。
(3)進出風箱體:包括進出風管路及中隔板。單排(或單列)結構布置在殼體一側,雙排(或稱雙列)結構布置在殼體中間:32系列較小無箱體,進出風管路分別接于灰斗與清潔室上。
(4)脈沖清灰裝置:包括脈沖閥、氣包、提升閥用氣缸及其電磁閥等。
(5)壓縮空氣管路及減壓裝置、油水分離器、油霧器等。
(6)支柱及立式籠梯、欄桿。
氣箱脈沖袋式除塵器的調試步驟:
1、調整清灰控制器,確定電磁脈沖閥動作順序正確,清灰各單元順序正確。
2、檢查電磁脈沖閥和電控部分伏數(24V或220V),
3、檢查設備上密封件有無松動或脫落。
4、噴吹用壓縮空氣壓力應保持在5~7㎏/cm。
5、檢查設備上電機及機械傳動部分運轉是否正常。
6、檢查設備上袋籠和濾袋安裝是否穩定。
7、進行設備空負荷運行調試,要求各部分運轉正常。
8、進行設備帶負荷運行調試。要求各部分運轉正常,并根據設備運行阻力的變化調整清灰周期(阻值法或定時法)。
氣箱脈沖袋式除塵器的維護保養:
1、根據除塵器的塵量確定定期排灰維護保養時間。
2、根據空氣氣包的積水情況確定定期排放積水。
3、經常檢查除塵器脈沖清灰系統是否正常工作,如不正常,則著重檢查脈沖閥膜片損失,電磁脈沖閥有否失靈,并及時替換。濾袋應及時清洗,定時替換。
4、根據設備阻力變化波動定期檢查設備運行是否正常。
5、根據易損件清單經常檢查易損件使用情況。
6、定期對設備的潤滑部件補充油脂,減速機六個月換一次潤滑油,軸承潤滑點每周補充一次。
7、注重檢查電控箱的密封程度是否完好,防止進水進塵,經常清理電控箱內積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