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礦
采礦
選礦
通用
火法冶金
濕法冶金
電冶金
真空冶金
功能材料
復合材料
新能源材料
合金材料
材料加工
廢水處理
大氣治理
固/危廢處置
土壤修復
物理檢測
化學分析
力學檢測
無損檢測
失效分析
環境檢測
綜合
東北大學軋制技術及連軋自動化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博士生導師,入選國家級優秀青年人才。主要從事電工鋼材料制備理論與技術研發,主持 4 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以及多項其它國家級項目、10 余項企業技術攻關項目等,出版研究報告1 部,發表論文 100 余篇,授權發明專利 20 余項。
焦偉,現為四川輕化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兼任川南新能源產業研究院辦公室主任和浙江大學巴中技術轉移中心副院長。 從事碳材料、能源轉化和存儲材料領域的研究。主持國家級和省部級項目多項。發表 SCI 論文十余篇,授權專利兩項。
馬菱薇,研究員,博導。主要研究方向是智能防腐涂層及表面防護技術,高通量實驗與材料腐蝕大數據。在 Corrosion Science、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Composites Part B 等高水平期刊上發表 SCI 論文 100 余篇,h 因子 33,ESI 高被引 論文 4 篇;授權國家發明專利 15 項。入選第六屆中國科協“青年托舉人才”。
甄超,主要從事光電催化分解水制氫研究。已發表 SCI 收錄論文 50 余篇,其中在 Nat. Commun.、Chem. Soc. Rev.、Sci. Bull.、Nano Energy 等期刊發表(共同)第一 / 通訊作者論文 32 篇。獲授權發明專利 10 項。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 基金和面上項目等項目 7 項。
孫威,現為電子科技大學材料與能源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級海外青年人才項目入選者。2011 年和 2017 年于華南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獲得學士和博士學位,曾先后在美國馬里蘭大學、德國明斯特大學從事研究工作。致力于解決新型電化學儲能技術在“機理解析 - 性能優化 - 器件構筑”環節的關鍵問題,主要研究方向為:高比能金屬基電池材料與器件、電解質及電極界面、金屬燃料電池、電化學原位表征方法。
標題:梁福鑫
評論 (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