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發明涉及基坑支護施工技術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大型基坑預應力斜樁支護結構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2.隨著我國城市建筑規模的不斷加大,大型基坑開挖支護項目也越來越多,對基坑支護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又ёo在工程建設中起著擋土、穩固坑底以及截水的作用,保證施工周邊環境的安全以及工程施工的安全,因此,基坑支護在實際操作和施工的應用也就顯得格外重要,成為建筑施工的關鍵技術之一。
3.傳統基坑支護過程中采用傳統鋼管/型鋼斜撐及鉆孔灌注斜樁斜支撐施工的較多,斜樁施工后制約后期土方開挖,結構底板需份兩次澆筑,影響工期,因此預應力斜向支撐樁工藝因其適合交叉流水施工,土方開挖便捷,圍護結構養護時間較短等特點在近年來得到快速發展和推廣。然而,對于大型基坑支護結構,斜樁的施工角度一般15-40
°
,整根預應力斜樁在施工時對場地水平空間要求較高,施工難度加大。多段的預應力斜樁受其結構強度降低的影響幾乎沒有可靠的應用示例。
4.申請號為202121889691.7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基坑支護體系的前置式斜樁,包括上段的斜鋼管樁、中間的過渡接頭和下段的斜預制砼方樁,斜鋼管樁頂端與支護體系的壓頂梁支承固定,斜鋼管樁下端和斜預制砼方樁上端經過渡接頭連接;過渡接頭貫穿基坑的地下室底板且過渡接頭外焊接有一圈止水鋼板,該止水鋼板錨固在基坑的地下室底板內。該技術方案樁體抗壓承載力強,且在過渡接頭處設有一圈止水鋼板,可在一定程度上預防底板滲漏,然而,過渡接頭采用套筒連接,無法保證接頭處不出現滲漏情況,且該方案的上端樁體為斜鋼管樁,雖然便于拆卸,但對于大型斜樁支護,鋼管樁的抗壓承載力有待評估。
5.因此,開發一種適合于大型基坑可靠支護的支護結構及其施工方法是一個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6.由于現有技術存在上述缺陷,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大型基坑預應力斜樁支護結構及其施工方法,以提高對狹小施工場地的適應能力,并適應基坑開挖要求較高的工程項目要求。
7.為實現上述目的,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大型基坑預應力斜樁支護結構,包括頂圈梁、圍護樁和預應力斜樁;所述預應力斜樁作為所述圍護樁的臨時斜向支撐,與所述圍護樁之間采用所述頂圈梁壓樁;其特征在于,所述預應力斜樁分為上節樁、中節樁和下節樁的三段;所述下節樁底部設有樁尖;所述上節樁頂端插入所述頂圈梁;所述上節樁的穿基坑底板部預制
聲明:
“大型基坑預應力斜樁支護結構及其施工方法與流程”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