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發明涉及樁基施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灌注樁自動控制泥漿循環裝置與方法。
背景技術:
2.在工程樁基施工過程中,一般采用泥漿護壁,通常是在施工現場開挖并砌筑泥漿池,也就是說,傳統的泥漿池是在地面以下的,因此,當施工現場因場地限制無法專門布置泥漿池時,就需布置一種泥漿回收箱,使得泥漿在限制區域使用更為便利和高效,泥漿回收箱在樁基施工中可用來替代泥漿池使用,解決了某些施工場地泥漿池布置困難的問題,減少了泥漿池的開挖,防護,回填等工作,減少了施工工序,能夠加快工期進度。
3.泥漿回收箱的結構較為簡單,分為泥漿沉淀池和分離箱,樁基內鉆渣從出渣管涌出,被送到泥漿回收箱的泥漿沉淀池,鉆渣自然沉降,被隔板阻擋,比重較輕的漿液進入漿液分離箱,漿液分離箱外側設有出漿口,常用法蘭蝶閥控制,在使用法蘭蝶閥控制出漿口時存在使用壓力小、密封性較差、人工轉動緩慢,一旦內部有較大阻力難以關閉、內部存在軸承,對介質流動產生阻力等缺點。
技術實現要素:
4.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灌注樁自動控制泥漿循環裝置與方法,要一定程度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到的技術問題。
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灌注樁自動控制泥漿循環裝置,包括泥漿回收箱,與泥漿回收箱貫通連接的出漿控制部件,以及用來控制出漿控制部件的控制組件,所述泥漿回收箱包括沉淀池和分離箱,沉淀池和分離箱上部連通,所述分離箱上貫通連接有出漿管,所述出漿控制部件設置在出漿管上,所述出漿控制部件包括直線活塞運動氣缸和截斷部件,所述控制組件包括空壓機、連接氣管和手動閥,所述連接氣管的兩端分別與空壓機的出氣口和直線活塞運動氣缸的進氣口密封連接,所述手動閥設置在連接氣管上。
6.進一步的,所述分離箱側壁上開設有出漿口,所述出漿管包括第一出漿管和第二出漿管,第一出漿管、出漿控制部件和第二出漿管在出漿口上依次向外密封設置。
7.更進一步的,所述截斷部件包括第一法蘭片、第二法蘭片、閥體和閘板,所述第一法蘭片和第二法蘭片分別固定在第一出漿管和第二出漿管相對端端部,所述閥體為扁平狀的長方體結構,閥體上開設有貫通兩側的孔道,所述閥體的孔道兩端側面分別與第一法蘭片和第二法蘭片密封連接,閥體的孔道與第一法蘭片和第二法蘭片的內孔貫通,所述閥體上開設有截斷孔道的容納槽,所述閘板在容納槽內與閥體滑動連接,所述閘板上設有用來密封閘板與容納槽槽口連接部
聲明:
“灌注樁自動控制泥漿循環裝置與方法與流程”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