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發明屬于粉末冶金的技術領域,具體屬于一種提高硬質合金晶粒度的方法。
背景技術:
2.硬質合金是由難熔金屬的硬質化合物和粘結金屬通過粉末冶金工藝制成的一種復合合金材料,其一般以高硬度難熔金屬碳化物粉末為硬質相,以co、ni等金屬為粘接相。硬質合金具有硬度高、耐磨、強度和韌性較好、耐熱、耐腐蝕等一系列優良性能,特別是它的高硬度和耐磨性,即使在500℃的溫度下也能基本保持不變,在1000℃時仍有很高的硬度,因此,硬質合金被廣泛應用于切削工具、石油鉆采、耐磨零件等領域,尤其是用作刀具材料,如車刀、銑刀、刨刀、鉆頭、鏜刀等,用于切削鑄鐵、有色金屬、塑料、化纖、石墨、玻璃、石材和普通鋼材,也可以用來切削耐熱鋼、不銹鋼、高錳鋼、工具鋼等難加工的材料。同時,隨著現今科學技術的發展,針對硬質合金的使用場景也在不斷變化和提升,其對使用硬質合金所具備的技術指標要求也越來越高。
3.目前,在硬質合金的使用范圍中,工程礦用合金約占合金總量的三分之一,每年消耗的工程礦用合金約1萬噸,而工程礦用合金對其使用狀態的要求為粗晶粒合金;因此,針對工程礦用合金使用狀態的要求,現今在生產粗晶粒硬質合金工藝中,都是選擇粗顆粒碳化鎢,而粗顆粒碳化鎢制備加工需要高溫還原和高溫碳化,這樣不僅生產成本高,而且有些顆粒是假顆粒,加工效果差。
4.現今,關于生產粗晶粒合金的工藝已有部分專利和論文公開了一定的新方法,如公開號為us6692690b2、us6423112b1、us6126709a的美國專利,以及公開號為cn103886172b的中國專利,其公開了通過對粉末進行破碎、篩分,從而獲得狹窄粒度分布的碳化鎢,并與鈷進行涂覆,進而生產出粗晶粒合金;另外,公開號為cn102676902a、cn102560216a、cn101824574acn102634684a的中國專利,其公開了采用對碳化鎢進行多級篩分,選取粗顆粒碳化鎢,再經過一定工藝使其與鈷覆和,從而少破壞碳化鎢原本的顆粒,進而生產出超粗硬質合金;上述方法都是基于碳化鎢顆粒本身是粗顆粒的情況下進行的加工,并沒有針對碳化鎢顆粒在合金燒結中促進晶粒長大的處理,而該過程又是晶粒成型極為重要環節,因此亟需加以突破性完善。
技術實現要素:
5.(1)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6.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提高硬質合金晶粒度的方法,該方法旨在解決
聲明:
“提高硬質合金晶粒度的方法與流程”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