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實用新型涉及移動式破碎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鄂式破碎站進料結構。
背景技術:
2.移動式破碎站主要用于冶金、化工、建材、水電等經常需要搬遷作業的物料加工,特別是用于高速公路、鐵路、水電工程等流動性石料的作業,用戶可根據加工原料的種類,規模和成品物料要求的不同采用多種配置形式。
3.現有的履帶式鄂式破碎站通常用來處理流動性石料,其進料口在破碎站最頂端,進料時需要用鏟車等起重裝置將大塊石料舉起放入,在放入過程中沖擊力巨大,對機器損壞較大,同時操作不當還有可能使石料砸到人員或設備。
技術實現要素:
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鄂式破碎站進料結構,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鄂式破碎站進料結構,包括主體,所述主體包括破碎室,所述破碎室的底端固定連接有底軸所述底軸的兩端均轉動連接有履帶,所述破碎室的內部設置有破碎機構,所述破碎機構的一端設置有進料機構。
6.優選的,所述破碎機構包括料斗,所述料斗固定連接在破碎室的一端,所述破碎室的側壁轉動連接有兩個轉軸,兩個所述轉軸的之間連接有上料傳送帶,所述破碎室的內部表面固定連接有顎式破碎機,所述顎式破碎機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出料傳送帶。
7.優選的,所述進料機構包括兩個軸承,兩個所述軸承分別固定連接在料斗的兩側表面,兩個所述軸承的內部均轉動連接有短桿,兩個所述短桿的一端均固定連接有套筒,兩個所述套筒的內部均固定連接有液壓缸,兩個所述液壓缸的輸出端均固定連接有液壓桿,兩個所述液壓桿的一端均轉動連接有金屬桿,兩個所述金屬桿之間固定連接有同一個進料口,所述進料口的底端兩側均固定連接有承重塊,兩個所述承重塊的內部均開設有通槽,所述料斗的底端側表面兩側均開設有側槽,兩個所述側槽的表面均固定連接有承重軸。
8.優選的,兩個所述承重軸與其對應的通槽轉動連接。
9.優選的,所述履帶由動力系統驅動。
10.優選的,所述上料傳送帶、出料傳送帶和顎式破碎機均由各自電機驅動。
11.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控制液壓缸運行,使進料口沿著承重軸旋轉,進料口逐漸降低高度,直到落到地面,將石料放入進料口中,然后控制液壓缸回移,進料口被拉起時,石料滾入料斗,通過上料傳送帶將石料運入顎式破碎機中進行破碎,破碎完成后由底端的出料傳送帶運出,通過液壓缸帶動進料口進料,破碎過
聲明:
“鄂式破碎站進料結構的制作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