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實用新型涉及礦產后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機制砂原料破碎后篩分裝置。
背景技術:
2.機制砂是指通過制砂機和其它附屬設備加工而成的砂子即先將石料由粗碎機進行初步破碎,然后產成的粗料由膠帶輸送機輸送至細碎機進行進一步破碎,細碎后的石料進振動篩篩分出兩種石子,滿足制砂機進料粒度的石子進制砂機制砂,另一部分返料進細破,但物料由細碎機輸出時需進行篩分將符合標準的物料篩出,并將較大顆粒的物料篩分收集進行再次破碎,再此過程中需要使用篩分裝置進行篩分,但現有的篩分裝置大多為傾斜設置在破碎機出料口的篩網,破碎機輸出物料直接掉落在篩網上進行篩分,此種篩分方式篩網焊接需要更換篩網時拆除困難,且篩分效率較低且篩分效果并不明顯容易造成合標物料再次破碎降低篩分效率且一定程度上帶來了資源的浪費,有鑒于此我們提出一種機制砂原料破碎后篩分裝置來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3.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機制砂原料破碎后篩分裝置,不僅能夠使得篩網易于拆卸更換便于對不同標準的物料進行篩分,又能通過篩網自身的振動加快物料的篩分效率避免物料多次破碎帶來損失。
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機制砂原料破碎后篩分裝置,包括篩分裝置的主體,所述主體的上部設置有上蓋板,所述上蓋板的一端上側設置有進料口,所述主體的側邊基面上設置有擋板,所述擋板間設置有振動機構,所述主體的一端設置有出料口,所述主體的內部設置有篩分機構,所述主體的下部一側設置有固定支腿,所述主體的下部另一側設置有輔助支腿,所述輔助支腿通過活動機構與主體進行連接。
5.進一步的,所述上蓋板固定連接在主體的上部,所述主體的內部為空腔且形成槽狀,所述進料口貫穿上蓋板且與主體的內部連通。
6.進一步的,所述擋板于主體的側壁基面上固定連接,所述擋板分為上下兩部分,所述振動機構設置在擋板的間隙內,所述振動機構包括設置在主體側壁上的固定支架以及連接在固定支架上的振動電機。
7.進一步的,所述出料口為u型槽狀,所述出料口與主體的內部連通。
8.進一步的,所述篩分機構包括設置在主體內部的篩網、設置在篩網上的漏孔、設置在篩網兩側且固定連接在主體內壁上的連接座、設置在連接座內的連接軸、設置在連接軸一端的緊固螺母以及設置在主體外壁上且與連接座相連通的螺紋套。
9.進一步的,所述篩網的外部設置有固定框架,對應所述固定框架在主體的內部
聲明:
“機制砂原料破碎后篩分裝置的制作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