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實用新型屬于建筑用砂篩分裝置或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到一種細砂回收機自動篩分裝置。
背景技術:
2.砂是建設混凝土材料的重要組成成分,分為天然砂和機制砂兩種。天然砂是由自然條件作用而形成的,粒徑在5mm以下的巖石顆粒。天然河砂數量有限,一般工程建設混凝土采用機制砂。機制砂是石料粉碎形成的,一般在篩分系統生產,有干法生產和濕法生產兩種工藝。對于石料場料源分部不均勻,石料主要為砂巖等中硬巖,采用濕法生產工藝。濕法生產的篩分系統主要由振動給料機、粗碎顎破機、中碎圓錐破碎機、細碎圓錐破碎機、制砂機、圓振動篩、砂子脫水直線振動篩、細砂回收系統、膠帶機、成品骨料倉等組成;在生產砂的過程中用水清洗粉碎的石料,將石料中的細砂、泥、細粉等沖洗干凈,然后使用細砂回收系統對沖洗匯集在細砂池中的細砂進行回收脫水,與粗砂攪拌均勻后制成合格砂。
3.現有細砂回收機回收的細砂,由于細砂保水性強,在細砂回收裝置上脫水后,砂子含水量仍較大,出機口回收的細砂成片狀或團狀,與粗砂摻配后,有“裹粉”現象,使局部細砂含量偏高,石粉含量、細度模數等指標波動性較大,砂質量不穩定。為解決此問題需要采用機械設備或人員干預,對砂子進行反復攪拌,使砂團松散,與粗砂均勻摻配,增加了設備和人員,降低生產效率,影響經濟效益。
技術實現要素:
4.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設計合理、結構簡單、不再需要人工或設備干預、減少人員及設備占用和消耗、實現全套系統自動化的細砂回收機自動篩分裝置。
5.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細砂回收機自動篩分裝置,在細砂回收機的出料口下方設置有料斗,料斗位于皮帶機的正上方,篩網的一端水平設置在料斗的內側壁上,篩網的另一端上部通過至少兩根第一彈簧與細砂回收機的機身相連接、下部通過至少兩根第二彈簧與料斗的內側壁相連接,料斗與細砂回收機的出料口之間設置有防護網。
6.本實用新型的細砂回收機機身上靠近料斗一端設置有爬梯結構。
7.本實用新型的防護網與料斗之間設置有檢修平臺,檢修平臺與爬梯結構相連接。
8.本實用新型的篩網的一端鉸接在料斗的內側壁上。
9.本實用新型的篩網的一端通過合頁安裝在料斗的內側壁上。
10.由于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將篩網的一端鉸接在料斗內側壁上,保證篩網和料斗有一定的轉動角度,另一端通過彈簧固定于機身和料斗上,保證
聲明:
“細砂回收機自動篩分裝置的制作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