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冶金行業的發展,工業廢水逐漸增多。為保護環境,促進生態平衡,加強廢水處理技術研究十分重要。本文以廢水除砷技術為例,詳細介紹其中最常用的吸附法、化學沉淀法、活性污泥法、離子交換法的技術流程、原理、研究現狀以及應用效果。
關鍵詞:廢水除砷,沉淀,吸附劑
中圖分類號:C35文獻標識碼: A
1.引言
大自然中的砷分布廣泛,一般在有色金屬礦物中,它會伴隨著有色金屬精礦而進入冶煉廠。伴隨著冶金工業、化工的發展,尤其是有色金屬的開采與冶煉,產生大量含砷廢水、廢氣、廢渣。據了解,砷在進入冶金工業后,最后大部分留在廢水中被排出來。含砷廢水又可以分成酸性和堿性,前者是冶煉廠在制酸生產凈化過程中產生的,含砷量高達10mg/L,大大高出國家的排放標準——0.5mg/L,故而必須進行相應的除砷處理才能排放。
由于砷進入人體后會進入血液和組織中,排放較慢,逐漸在人體內聚集,進而破壞人體細胞的氧化還原能力,影響細胞的正常新陳代謝,嚴重時會引起中毒死亡。因此,水體中的含砷量一直為世界各國所關注。隨著工業的發展,大量含砷的污染物被排放到水體中,嚴重威脅生態系統的平衡,影響人的安全,必須加強含砷廢水的治理以及技術研究,開發出高效且經濟的廢水除砷技術十分必要,具有重大社會經濟價值和環境價值。目前國內常用的技術有吸附法、沉淀法、活性污泥法、離子交換法等。
2. 幾種常見含砷廢水處理技術及其應用概述
2.1 吸附法
吸附法是一種簡單易行的廢水處理技術,其適合處理量大但濃度較低的廢水。其原理為:用具有高比表面積、不溶性的固體材料作為吸附劑,然后通過吸附作用將廢水中的砷固定在吸附劑表面,達到除砷的目的。該技術最大的優點就在于其高效經濟。其中,天然的吸附劑有天然珊瑚、膨潤土、沸石、椰子殼等,價格低廉,能取得較好的經濟效果。但是,吸附法也還存在許多缺陷,如:一般的吸附劑很難有效吸附As(),不能有效脫除As(Ⅲ),這使得除砷工藝變得
較為復雜。
鄧書平等人對粉煤灰這個吸附劑進行改良,運用聚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銨對粉煤灰進行改良,然后研究了改良后粉煤灰在去除廢水中砷的最佳適宜條件為:當廢水pH值=7時,投加質量濃度為0.048g/mL的改良粉煤灰,然后吸附60min,溫度控制為25℃,最后砷的去除率能達到90.3%。
梁美娜等人研究氫氧化鐵和氫氧化鋁對砷的吸附作用,
聲明:
“冶金工業廢水除砷技術應用發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