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池制造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電池包膠裝置。
背景技術:
2.現有技術中,電池兩端包裹膠帶的一般流程為:人工用一只手拿膠紙,另一只手拿電池,用拿膠紙的手圍繞電池端部進行纏繞,過程中需要確保纏繞的里層膠紙和外層膠紙平齊,同時又要保證包膠松緊度,膠紙纏好后再用刀片割斷膠紙,按壓好尾部膠紙直至完全貼緊電池后,開始用同樣的方法給電池另一端包膠,整個包膠過程全部采用人工完成。
3.人工包膠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且包膠質量不穩定,例如經常出現包膠起皺和包裹不齊的問題,導致需要多次返工,進而影響電池產品品質。
4.針對上述人工包膠引起的生產效率低的技術問題,目前尚未提出有效解決方案。
技術實現要素:
5.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池包膠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中人工包膠引起的生產效率低的技術問題。
6.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電池包膠裝置,包括:工作臺;安裝板,安裝板與工作臺連接,安裝板沿第一預設方向延伸設置;收料機構,收料機構與工作臺連接,收料機構上設置有包膠工作位;送料機構,送料機構與工作臺連接,送料機構與收料機構沿第二預設方向相鄰地設置,送料機構用于將電池沿第二預設方向推送至包膠工作位;送膠機構,送膠機構與安裝板連接,送膠機構用于將膠紙沿第一預設方向輸送至包膠工作位;纏膠機構,纏膠機構與安裝板連接,纏膠機構用于對電池進行纏膠;裁膠機構,裁膠機構與纏膠機構連接,裁膠機構用于裁切膠紙。
7.進一步地,送料機構包括:支撐板,支撐板沿第一預設方向延伸設置;調節板,調節板與支撐板可拆卸地連接,調節板與支撐板圍設成儲料空間,儲料空間用于存放至少一個電池;安裝座,安裝座與工作臺連接,安裝座上設有電池推送位和氣缸安裝位,電池推送位與包膠工作位相鄰地設置,且,電池推送位與支撐板的一端相鄰地設置;推送氣缸,推送氣缸設置于氣缸安裝位上,推送氣缸用于將位于電池推送位上的電池推送至包膠工作位。
8.進一步地,送料機構還包括同步旋轉頂盤裝置,同步旋轉頂盤裝置設置于電池推送位上,同步旋轉頂盤裝置包括:軸承座,軸承座與推送氣缸的活塞桿連接;軸承,軸承設置于軸承座內;t形轉盤,t形轉盤具有輸入軸和轉盤體,轉盤體與電池抵接,輸入軸上套設有軸承。
9.進一步地,送膠機構包括:限位板,限位板與安裝板的一端連接,限位板沿第二預設方向延伸
聲明:
“電池包膠裝置的制作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