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發明屬于鋰礦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電池級碳酸鋰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2.鋰鹽碳酸鋰、氫氧化鋰等在儲能電池、玻璃陶瓷、核工業、航空航天及臨床醫藥等領域的廣泛的應用,成為資本、制造業追逐的熱門焦點項目。從鋰輝石、鋰云母中提鋰工藝,生產碳酸鋰、氫氧化鋰是當前比較成熟工藝技術。全球鋰業主流技術工藝是:1、鋰精礦配料;2、高溫焙燒轉型,采用回轉窯、推板窯、隧道窯在1000度左右焙燒;3、酸溶液提鋰,硫酸鋰除雜;4、純凈硫酸鋰溶液與碳酸鈉合成碳酸鋰;5、碳酸鋰沉淀固液分離、洗滌;6、烘干、粉碎、除含磁性物質;7、混料合批包裝、成品碳酸鋰。
3.依據上述工藝路線中,各個鋰業企業生產成本相距甚大。其中鋰礦焙燒轉型采用工藝、設備不同,成本相差很大。碳酸鋰合成工藝絕大部分采用單釜合成即反應釜中加定量的碳酸鈉,以一定流速加入硫酸鋰溶液,控制一定的反應溫度、加料流速、攪拌速度,合成完全,陳化后,固液分離、洗滌、干燥、粉碎,成品。
4.國內外主要碳酸鋰生產企業工藝簡介《礦產綜合利用》期刊報道文章《國際鋰礦開發的技術現狀、革新及展望》指出:“煅燒-硫酸浸出法是最常用的方法”。
5.綜上,鋰礦石通過焙燒轉型,使礦石中的鋰能夠成為容易被硫酸溶解,達到鋰與礦石分解的目的。
6.目前,全球鋰業產業化中主要工藝:1、回轉窯作為焙燒方式,缺點是:1、投資大;2、占地面積大;3、能源利用率低;4、環境污染大;5、單位面積產能低;6、國家審批嚴格。另外,回轉窯還存在:一是鋰礦均為粉末狀,在焙燒過程中極易發生結窯現象,如沒有預烘干而直接焙燒,則結窯現象更加嚴重,且能耗也大,導致爐窯不能穩定持續生產,產量很難釋放,年產量也較低,不過數千噸;究其原因就是爐窯不能穩定持續的生產,且經常發生在煅燒過程時生料及結窯的現象。生產極不穩定。二是鋰礦粉焙燒時易聚堆結團,物料受熱溫度較難均衡而易出現夾生料,直接影響鋰的回收率。因此需通過回轉窯連續翻旋來解決物料聚堆結團和溫度不均等問題,但這一措施既增加了翻旋動力能耗,也限制了單位時間的焙燒量,如果進料過多,物料間熱傳導慢,因此需延長煅燒時間或適當提高焙燒溫度,將進一步加重結窯現象,爐溫失真加大,焙燒工藝難以控制。另外,鋰礦粉料在回轉窯焙燒過程易產生粉塵污染,同時在焙燒過程尾氣處理中將以粉塵形式的鋰礦粉吸收,增大鋰礦粉損耗。金屬回收率低等缺點。同時存在物料
聲明:
“電池級碳酸鋰的制備方法與流程”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