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礦井下通風設施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礦用風門,尤其指一種新型高強度金屬瓦楞板礦用風門。
背景技術:
礦用風門是煤礦或其他金屬、非金屬采掘礦山在地表下的礦井巷道中用來引導改變風流大小、走向、阻斷風流,同時又滿足人員、礦用車機及物資運載正常進出的必備設施。
當前,礦用風門的門扇主體通常采用木頭、竹膠板、平板鋼板、塑料等材質制作,該門扇主體與門板、門框、鉸鏈、連桿、密封襯墊等輔助部件構成一礦用風門整體。但現有技術中的風門在實際生產和使用過程中存在如下幾點缺陷。
(1).現有技術生產的普通風門門扇通常采用15mm--100mm的木板、竹膠板,或2mm~10mm的平板鋼板以貼附鋼鐵骨架的工藝生產而制成,此種技術生產的門扇通常為2m×2m~4m×5m的尺寸規格,門體面積較大,耗費的材料較多造成門扇的整體重量大,不利于井下運輸及安裝維護,且鎖具鉸鏈等連接件部位容易磨損,造成風門整體變形,甚至卡死,導致不能使用情況頻發。
(2).普通木質或竹膠板風門膨脹系數較大,在礦井潮濕泡水、承壓大、溫差較大的特殊環境中易腐蝕損壞;且阻燃性能較低,同時強度相對不高,易變形漏風,造成礦道密閉不嚴,影響巷道風量調控。
(3).一般礦用風門為覆蓋兩層鋼板的結構設計,這種結構導致風門重量大,密閉不嚴實,開關困難,從而產生漏風或污風串聯等不利現象。
因此急需一種創新的技術以克服上述存在的問題和缺陷。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即在于提供一種新型礦用風門,本裝置主要采用金屬(主要是鋼質)瓦楞板作為門板,通過與鋼鐵骨架焊接或者螺栓緊固形成門扇,結合門框組成整套礦用風門。該技術利用瓦楞鋼板特殊的“弓”形結構,與普通平板風門比較,大大提高了風門整體強度,且安裝維護簡單,降低能耗同時節約生產成本;該風門在礦井使用中,具有強度高,使用壽命長,耐腐蝕,重量輕,密閉性好等特點,能更好的保障礦井通風需要,保證生產安全。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手段如下所述。
一種新型礦用風門,包含門框及門扇,其核心在于,所述門扇主體由瓦楞板構成。
進一步的,所述門扇主體由單張瓦楞板構成。
進一步的,所述門扇主體由多張瓦楞板構成,多張所述瓦楞板依次重疊放置形成疊層結構或并列拼接形成一體結構,且相鄰所述瓦楞板之間通過焊接或連接件固定連接。
進一步的,相鄰所述瓦楞板的瓦楞走向相同或交錯
聲明:
“新型礦用風門的制作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