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實用新型涉及截排水溝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用于露天礦山邊坡平臺的地上式清污分流截排水溝。
背景技術:
2.目前,截水溝是為攔截山坡上流向路基的水,在路塹坡頂以外設置的水溝攔截水流,鑒于環保要求,露天礦山采場內的污水須處理達標后排放,一般情況下,邊坡滲出污水或降水通過露天邊坡截排水溝收集,現有的截排水溝通常為通過在臺階上沿邊坡挖掘而成。
3.公開號為cn203808087u的公開了一種用于露天礦山邊坡平臺的地上式清污分流截排水溝,由沿邊坡縱向設置的外層排水溝及內層截水溝構成,所述外層排水溝為矩形排水溝設置在邊坡平臺上,所述外層排水溝與邊坡之間形成的“v”形溝為內層截水溝。
4.在實現該技術方案時,至少還存在以下缺陷:1.內截水溝僅具備截水作用,無法對滲出污水具備過濾作用,易導致排水溝內水的污染;2.排水溝的左側容易發生滲水的現象,直接滲出的水分會排至路面或者邊坡上,失去攔截作用。因此,我們提出一種用于露天礦山邊坡平臺的地上式清污分流截排水溝。
技術實現要素:
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露天礦山邊坡平臺的地上式清污分流截排水溝,通過在內墻右側與坡體之間填充卵石,滲出的污水可以在卵石過濾后再通過濾網和通口進入至排水道中,減少水污染,且外墻的左側設置有集水室,可以將排水道中滲出的水收集并集中從排水管排出,避免滲出的水分會排至路面或者邊坡上,解決了背景技術中所提出的問題。
6.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用于露天礦山邊坡平臺的地上式清污分流截排水溝,包括坡體和排水道,所述排水道設置在坡體的左側,排水道的左側豎向設置有外墻,且排水道右側豎向設置有內墻;
7.所述內墻的表面設置有通口,通口的內部豎向固定有濾網,且通口內設置有三個濾網,內墻的右側與坡體之間填充有卵石,所述外墻的左側表面豎向設置有集水室,集水室的底部橫向連接有排水管,且排水管與集水室的內部連通,卵石抵觸在通口內的濾網表面,且卵石上方高于通口高度。
8.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坡體的上方表面固定有攔網,且攔網位于卵石上方的坡體表面。
9.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通口為多個,且多個通口等距的分布在內墻表面。
10.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排水管為多個,且多個排水管等距的分布在集水室底部。
11.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實施
聲明:
“用于露天礦山邊坡平臺的地上式清污分流截排水溝的制作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