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實用新型涉及到離心泵機械密封的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到是一種離心泵機械密封圈的調節裝置。
背景技術:
2.在離心泵機械密封圈發生漏水時,現有的技術是將離心泵的機封壓蓋打開,取出檢查機械密封圈,若機械密封圈破損只能更換新的機械密封圈;若機械密封圈沒破損,是機械密封圈與泵軸之間的間隙大,需要重新將機械密封安裝上,這樣會造成操作復雜。
技術實現要素:
3.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離心泵機械密封圈的調節裝置,其目的是解決“在離心泵發生側漏時,若機械密封圈沒破損,是機械密封圈與泵軸之間的間隙大,需要重新將機械密封安裝上,這樣會造成操作復雜?!钡膯栴}。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4.一種離心泵機械密封圈的調節裝置,包括:泵體、泵軸、機械密封圈、螺栓、機封壓蓋;泵軸的端部設有機械密封圈,使用螺栓通過螺紋連接將機封壓蓋固定在泵體的端部上,還包括:螺紋蓋,在機封壓蓋的板面中部開有貫穿的螺紋孔,螺紋蓋設有外螺紋,外螺紋與螺紋孔配合使用,螺紋蓋通過螺紋連接固定在機封壓蓋的螺紋孔中。
5.進一步,螺紋蓋的外端面上設有卡槽。
6.進一步,機械密封圈與機封壓蓋之間設有密封墊。
7.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提供具有以下優點;
8.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離心泵機械密封圈的調節裝置,通過對離心泵的機封壓蓋進行改造,通過設置螺紋蓋,以及在機封壓蓋設置螺紋孔,螺紋蓋通過螺紋連接固定在機封壓蓋的螺紋孔中;從而在檢修時,通過轉動螺紋蓋,將螺紋蓋頂緊機械密封圈,使泵軸的端部與機械密封圈的間隙變小,有效的解決了檢修離心泵機械密封圈漏水故障。
9.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構成技術方案的技術特征以及由這些技術方案的技術特征所帶來的有益效果外,本實用新型提供所能解決的其他技術問題、技術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術特征以及這些技術特征帶來的有益效果,將在具體實施方式中作出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附圖說明
10.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
11.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離心泵機械密封圈的調節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12.圖2為機封壓蓋的結構示意圖;
13.圖3為螺紋蓋的結構示意圖。
14.附圖標記:
15.1、泵體;2、機械密封圈;3、密封墊;4、螺栓;5、螺紋連接;
聲明:
“離心泵機械密封圈的調節裝置的制作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