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提供一種汽車覆蓋件復合材料結構及其成型方法,所述汽車覆蓋件復合材料結構包括纖維?樹脂復合材料層和金屬外殼;所述纖維?樹脂復合材料層包括纖維和填充在纖維中的樹脂;所述金屬外殼粘結在所述纖維?樹脂復合材料層的外部。通過在纖維?樹脂復合材料層的外部設置金屬外殼,在涂裝前無需再采取繁瑣的處理措施,從而提高了生產效率以及合格率,降低了成本;由于金屬外殼的作用,能有效防止纖維紋理的不可逆顯現,確保汽車覆蓋件漆面的整體視覺效果良好。
本發明涉及室內裝修有害氣體清除技術領域,具體公開一種鹵化氧鉍/多孔鈦羥基磷灰石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所述鹵化氧鉍/多孔鈦羥基磷灰石復合材料中多孔鈦羥基磷灰石的化學式為TixCa(5?x)(PO4)(3+2x/3)(OH),1≤x≤5,具有蜂窩狀多孔結構,所述鹵化氧鉍富集在所述多孔鈦羥基磷灰石的表面和孔道結構中。該復合材料平均孔徑為8?12nm,比表面積為50?150cm2/g,禁帶寬度為2.50eV,對室內裝修有害氣體有強大的吸附能力,且在光照下,能將甲醛等有機會氧化成CO2和H2O,無二次污染。
本發明公開一種阻燃、保溫性能優良的膨脹石墨-納米蒙脫土-聚醚砜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所述方法首先將聚醚砜粉末溶解在N,N-二甲基乙酰胺溶劑中,然后將納米蒙脫土粉末均勻分散到聚醚砜溶液中;之后將制備的膨脹石墨經氧化處理后均勻分散在納米蒙脫土-聚醚砜混合溶液中,再對膨脹石墨-納米蒙脫土-聚醚砜混合溶液進行凝膠化處理;最后經系列熱處理制成阻燃、保溫性能優良的膨脹石墨-納米蒙脫土-聚醚砜復合材料。本發明具有工藝簡單、操作簡便、成本低廉的優點。應用本發明制得的膨脹石墨-納米蒙脫土-聚醚砜復合材料的阻燃、保溫和防水性好,質量輕,力學強度高,使用壽命長。
本發明涉及金屬復合材料技術領域,具體公開一種金屬基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所述金屬基復合材料由粒徑為6?7μm和粒徑為12.5?13.5μm的兩種WC顆粒均勻分布在金屬材料中得到;粒徑為6?7μm的WC顆粒和粒徑為12.5?13.5μm的WC顆粒的體積分別占金屬基復合材料體積的4?5%。本發明得到的金屬基復合材料的致密性、耐磨性和抗拉性都得到較大提高。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壓電復合材料制備方法,其包括一下步驟:步驟一、用精密切割機在壓電材料上切割出刻蝕導槽;步驟二、將切割后的壓電材料放入刻蝕腔或者刻蝕液內進行刻蝕,控制刻蝕的速度和時間,當刻蝕的深度和寬度達到壓電復合材料的設計要求后,停止刻蝕,制得壓電晶柱;步驟三、清洗、烘干經過刻蝕的壓電材料;步驟四、在壓電材料的刻蝕導槽內進行非壓電相的填充和固化成形,得到壓電復合材料半成品;步驟五、減薄拋光后得到壓電復合材料。其優點在于:方法簡單,操作方便,不但克服切割?填充法對高頻壓電復合材料制備的限制,又而且減弱等離子反應刻蝕工藝造成的壓電材料各向異性傾角。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利用咪唑類離子液體復合材料吸收NO2氣體的方法,其步驟包括:A.由咪唑類離子液體與有機堿混合制得離子液體復合材料,其中,咪唑類離子液體與有機堿的摩爾用量比為1∶(1-5);B.NO2氣體的吸收分離:使含有NO2的待處理氣體通過步驟A所得離子液體復合材料,進行NO2的吸收分離;C.NO2氣體的脫吸附。本發明能夠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具有方法獨特、環境友好、工藝過程簡單、NO2吸收效率高、吸收材料可以循環使用、得到的NO2氣體可以資源化利用等特點,適用于工業連續化操作。
一種高速列車陶瓷基剎車片復合材料,其組成物包括Mn+1XAn系列層狀化合物、高熵化合物、不銹鋼纖維、不銹鋼粉末、石墨和硫化鉬,上述材料的質量百分比為40?70:15?35:5?15:5?20:0?4:0?4;上述瓷基剎車片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主要是將上述粉末及不銹鋼纖維均勻混合,并且在真空及氬氣環境條件下以15?50MPa于1100?1200℃熱壓燒結,制得高速列車陶瓷基剎車片復合材料。本發明制備的復合材料硬度為HV8.2?10.5GPa,相對密度為95?98%,摩擦系數在0.35?0.43之間,并且在室溫?1000℃條件下仍然保持在這一范圍之內,且在初期的數秒之后摩擦表面進入穩定狀態,摩擦系數穩定在0.37?0.42左右,表現出了優異的高溫穩定性。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大帶寬復合材料跟骨骨密度超聲探頭,包括探頭外殼以及封裝在該探頭外殼內的聲疊層;聲疊層為采用“重背襯+壓電復合材料+聲匹配層”的探頭設計結構,重背襯設置于壓電復合材料的背面以起到背向聲吸收和增加帶寬的作用,聲匹配層設置于壓電復合材料的前面以起到匹配人體聲阻抗的作用,探頭外殼的后端引出有與壓電復合材料電連接的電極引線,電極引線包括正電極引線和負電極引線,正電極引線與壓電復合材料的上表面電連接,負電極引線與壓電復合材料的下表面電連接,壓電復合材料為由壓電相和非壓電相組成的壓電復合材料晶片。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低滾動阻力納米橡膠復合材料輸送帶覆蓋膠及其制備方法,其組分及重量份為:并用橡膠100重量份,AN復合助劑10-50重量份,交聯劑1-10重量份,補強劑10-80重量份,防老劑1-5重量份,軟化劑5-40重量份;所述并用橡膠包括順丁橡膠和三元乙丙橡膠,質量比為30-70:70-30。通過機械共混法將復合材料強力混合,制備高分子橡膠納米復合材料覆蓋膠,再將該復合材料與骨架材料復合,制備低滾動阻力橡膠輸送帶。本發明中加入新型AN復合助劑,既大幅度地降低了覆蓋膠的壓陷變形,又提高了覆蓋膠的綜合物理機械性能和輸送帶的使用壽命,使得輸送機上的輸送帶降低了滾動阻力而節能,產品性價比高。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纖維增強聚酰胺復合材料、采用該復合材料制成的齒輪及該齒輪的制造方法。纖維增強聚酰胺復合材料包括聚酰胺基體組分、纖維增強組分、潤滑劑、彈性體、抗氧化劑和偶聯劑,其中聚酰胺基體組分可將復合材料中的各組分粘結在一起;纖維增強組分可提高復合材料的強度和硬度,改善復合材料的抗沖擊能力;潤滑劑可提高復合材料的耐磨損性能;彈性體可提高基體聚合物的韌性;抗氧化劑可減少復合材料在加工過程中由于高溫造成的分子鏈斷裂;偶聯劑是分子“膠水”,可將增強組分和聚酰胺基體組分鍵接在一起,提高材料的力學性能。本發明提供的纖維增強聚酰胺復合材料的齒輪,力學性能好,熱線性膨脹系數小,可在礦下大載荷的工況下使用。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碳化鉬/碳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所述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將鉬源、銅源和沉淀劑溶于水中,混合,得到混合物,而后將得到的混合物進行水熱反應,得到前驅體;(2)將步驟(1)得到的前驅體在乙炔氣體或乙炔和氬氣的混合氣體中進行熱處理,得到Mo2C/Cu/C復合材料;(3)將步驟(2)得到的Mo2C/Cu/C復合材料置于FeCl3水溶液中,除去銅,得到所述碳化鉬/碳復合材料;碳化鉬/碳復合材料具有較高的電子電導和離子電導,在作為電極材料時具有高比容量、優異的循環穩定性和長循環壽命;碳化鉬/碳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簡單、原料易得、價格低廉、易于實現,有望應用于鋰離子電池中。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去除廢水中氮磷的復合材料,其包括復合顆粒,所述復合顆粒含有Pseudomonas denitrificans ATCC 13867和Acinetobacter johnsonii ATCC 17909;所述復合顆粒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組分:25~45份鐵尾礦砂、15~30份鋼渣粉、15~30份松樹皮粉以及10~15份黏土。本發明還涉及利用上述復合材料進行廢水處理的方法。本發明利用固體廢棄物鐵尾礦砂、鋼渣等加工制成的復合材料來同步去除廢水中的氮和磷,處理后的復合材料可用于制作有機肥或育苗基質,同步實現廢水處理和固體廢棄物資源化的雙重目標。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含電加熱除冰層的復合材料及制備方法,該含電加熱除冰層的復合材料包括:碳纖維復合材料層,金屬面板;石墨烯紙層,該石墨烯紙層位于所述碳纖維復合材料層與所述金屬面板之間,其上連接有接線端子;以及玻璃纖維復合材料層;該玻璃纖維復合材料層分別粘結于所述碳纖維復合材料層和所述石墨烯紙層之間,以及所述石墨烯紙層和所述金屬面板之間,從而將采用石墨烯紙作為加熱單元,使得復合材料結構降低重量,并具備電加熱除冰功能。
本發明公開一種雙連通結構鈦鎂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涉及生物醫用金屬材料制備技術領域,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通過均勻化球磨使鈦粉和鎂粉混合均勻,得到鈦鎂復合材料粉末;對復合材料粉末干燥后進行預壓定型,得到鈦鎂復合材料粗坯;對復合材料粗坯進行高溫高壓燒結,得到雙連通結構鈦鎂復合材料。本發明工藝簡單、流程短,采用的高溫高壓固相燒結工藝,解決了傳統粉末冶金法存在的鎂氧化燒損、分布不均勻等組織調控難題以及材料致密度低、力學性能差等燒結難題。本發明制備的雙連通結構鈦鎂復合材料是集優異的力學性能、生物相容性、成骨誘導性與成骨整合性一體化的新型生物醫用復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本發明涉及一種梯度多孔復合材料的原位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鋁合金加熱至熔融態后加入增粘劑,得鋁合金熔體;將預熱好的氧化鋁空心球加入鋁合金熔體中,使氧化鋁空心球在鋁合金熔體中均勻分散,得半凝固態的鋁基多孔復合材料;將預熱好的鋁質泡沫材料壓入半凝固態下的鋁基多孔復合材料中,冷卻到室溫,即得梯度多孔復合材料。該梯度多孔復合材料結合了閉孔泡沫金屬的輕質、多功能的特性以及鋁基多孔復合材料的高強度的特性,可以實現力學性能和變形行為的有效控制。本發明制備方法可使泡沫金屬與鋁基多孔復合材料間的界面形成冶金結合,實現了梯度多孔復合材料的原位制備,并具有生產成本低和生產效率高等特點,有利于實現工業化生產。
本實用新型實用新型一種被動房整體式玻纖增強復合材料窗,包括整體模壓帶中梃的玻纖增強復合材料窗固定扇外側窗皮、內側窗皮和窗皮之間的骨架。所述玻纖增強復合材料外側窗皮和內側窗皮經粘接成型,沒有任何接縫;所述玻纖增強復合材料外側窗皮和內側窗皮也可以是通過粘接窗邊皮條而制整體窗皮,同樣沒有任何接縫。所述窗皮之間的骨架是由木板條和玻纖增強復合材料板條組成的空腔結構,所述空腔內填充聚氨酯保溫材料或其它保溫材料。本實用新型具有優異的密封性能和極高的保溫性能,廢品率極低,生產成本低,產品的生產效率和組裝效率都得到極大地提高。使用三層高性能單銀Low?E玻璃,本實用新型生產的整窗傳熱系數K可以在1.0以下,完全適合用在被動房屋建筑上。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針織物復合材料板加工裝置,屬于復合材料板加工技術領域,包括上板和與所述上板壓合的下板,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相對的兩個表面上對應設有用于形成復合材料板的上工作面和下工作面,所述上工作面和所述下工作面的四周設有用于密封的彈性密封條,所述上板上設有用于調整所述上板與下板之間厚度的壓緊調整機構和用于測定所述上板與下板之間厚度的測量機構,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壓合處設有用于排空的排氣孔和用于注入樹脂的注入孔。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針織物復合材料板加工裝置,能夠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復合材料板厚度不可控且形成的厚度不均勻的技術問題。
一種織物復合材料張緊擠壓粘接裝置,它包括底座、支撐活塊、水平螺桿、水平滑桿、夾持裝置、滑塊、壓板、立柱、垂直螺柱、上平臺、軸套蓋、墊板和兩個固體潤滑軸套,其中四個立柱的下端固定在底座的四個角上,上端與上平臺連接,兩個滑塊分別套在兩個立柱上,支撐活塊設在滑塊正下方的底座上,夾緊裝置與連接在滑塊兩側的水平滑桿構成滑動副、與水平螺桿構成螺旋副,壓板套在四個立柱上,垂直螺柱通過固體潤滑軸套二與壓板固連,該垂直螺柱通過固體潤滑軸套一與軸套蓋固連,軸套蓋與壓板固連,墊板平放于底座上。本發明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能夠保證粘接強度,使織物復合材料平整均勻地粘接在基材表面,提高織物復合材料的使用性能和壽命。
一種鎳磷/二硫化鉬析氫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其主要是以鉬酸銨、硫脲、硫酸鎳、次亞磷酸鈉、檸檬酸、丁二酸、乙酸鈉、氟化氫銨、N, N?二甲基乙酰胺、氯化亞錫、氯化鈀和鹽酸為主要試劑,首先制備層狀二硫化鉬微粒,然后對其進行剝離處理,再對剝離處理后的二硫化鉬進行敏化和活化處理,之后再采用化學鍍技術在其表面沉積鎳磷鍍層,最后在氮氣保護氛圍下對其進行熱處理,制得了鎳磷/二硫化鉬復合材料。本發明制備工藝簡便、實施過程易于控制,制備的鎳磷/二硫化鉬復合材料的耐磨性能優良,且其催化析氫性能優良,可大幅提高二硫化鉬的析氫性能,能有效推進氫能源的開發與利用。
本發明提出了釋放負離子健康環保型天然瀝青復合材料,目的是在提高現有瀝青復合材料承載能力的基礎上,提供一種安全、有效、持久、便捷、健康的天然瀝青復合材料。所述的聚合物是SBS樹脂、聚丙烯酰胺、再生橡膠、聚丙烯酸酯共聚物其中的1-3種;所述的添加劑為釋放負離子功能助劑和表面活性劑;所述的瀝青為石油瀝青、煤瀝青;天然瀝青為布當瀝青、新疆瀝青;所述的填料為粉煤灰、無機礦粉、建筑廢料粉的一種、兩種或者兩種以上混合的無機化合物;所述的釋放負離子高分子天然瀝青復合材料工藝與普通瀝青復合材料混合相同,負離子數在600個以上。在其制作過程中加入由天然礦物創制的釋放負離子添加劑,由于負離子添加劑納米孔吸附機理、變價金屬作用機理、永久電極機理、抗菌抑菌等功能原理,使用本專利健康環保型復合材料中能夠釋放負離子、發射遠紅外線,抗電磁波輻射,通過電性中和、物理吸附、化學反應等綜合過程來達來減少甚至消除“煤煙污染”和“光化學煙霧污染”,保持人體的健康。
本發明提供一種樹脂基碳纖維復合材料加強層板及其制備方法,屬于輕量化復合材料成形領域。該加強層板的制備方法包括:選取厚度為0.01~0.04mm的鋼箔,用氫氧化鈉溶液、過氧化氫與氨水混合溶液對鋼箔依次進行恒溫洗滌后放入硅烷改性液中進行浸泡;將樹脂基碳纖維復合材料與改性處理后的鋼箔進行交替鋪層形成層板,再將層板置于熱壓設備中進行加熱固化處理。該方法通過在樹脂基碳纖維復合材料的鋪層之間添加表面改性后的鋼箔,使鋼箔能夠嵌入相鄰碳纖維復合材料間樹脂的內部形成較強的相互作用力,從而增大樹脂基碳纖維復合材料垂直纖維方向的作用強度,并提高樹脂基碳纖維復合材料相鄰層之間的連接性能。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環境友好型鐵基礦物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A、將鐵材料和天然礦物投加到球磨機中,研磨混合均勻后,得到混合粉末;B、將混合粉末加入到混合造粒機中,先低速進行混合攪拌,同時緩慢向混合粉末噴灑粘合劑,使粘合劑與混合粉末充分接觸混合,制得球型復合材料;C、將球型復合材料放入氣氛爐中,氮氣保護下高溫焙燒硬化,在自然冷卻后得到鐵基礦物復合材料。本發明制備的球型顆粒狀鐵基礦物復合材料,具有較強的吸附和還原性能,既可以保證其在水體中的滲透性,又有利于與水體中重金屬離子充分接觸反應,可實現水體中多種重金屬的去除。該鐵基礦物復合材料制備工藝簡單可控,成本低廉,滿足大規模生產的條件。
本發明提供一種蜂巢狀石墨相氮化碳/石墨烯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屬于電催化劑材料領域。該制備方法包括:將薄層石墨烯、SiO2微球和雙氰胺按照質量比1:11~128:62.5~250分散于無水乙醇中,充分混合后干燥,得到前驅物;將前驅物于530~600℃下煅燒2~3h,冷卻后將所得產物與氫氟酸混合,于水浴75~85℃下攪拌5~7h后,洗滌干燥。該復合材料呈現蜂巢狀結構,孔徑為200~600nm,孔隙率為26%~85%。該復合材料具有較高的電導率,并且比表面積大,孔道豐富,提高了氧氣的傳質速度,且暴露出更多的活性位點,適合作為燃料電池的電催化材料使用。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過渡金屬納米粉體/碳納米管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屬于復合材料技術領域。過渡金屬納米粉體/碳納米管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將經過酸化處理的碳納米管與過渡金屬納米粉體混合加熱得到所述過渡金屬納米粉體/碳納米管復合材料。本發明不僅制備得到了純度極高的過渡金屬納米粉體,并利用該過渡金屬納米粉體與碳納米管進行反應使過渡金屬納米粉體均勻附著在碳納米管表面制備得到了一種具有穩定的介電損耗的復合材料;并將棉織物浸漬于該復合材料中,制備得到了一種具有優良的吸波性能的織物材料,為開發柔性吸波材料及隱身技術的發展提供了研究基礎。
本發明涉及本發明涉及碳酸鈣復合材料制備技術領域,具體公開一種碳酸鈣/二氧化鈦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及其應用。所述制備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驟:將Ca(OH)2乳液加入到反應釜中,在攪拌條件下通入CO2氣體進行碳化反應,當反應體系的pH值為6.8?7.2時,向反應釜中加入二氧化鈦,繼續通入CO2氣體,當反應體系的pH值為6.5?6.6,反應結束得到碳酸鈣/二氧化鈦復合材料。采用干法對碳酸鈣/二氧化鈦復合材料進行改性。將上述材料應用于聚乙烯中,添加碳酸鈣/二氧化鈦復合材料,拉伸強度提高22%以上,殺菌率提高90.2%;添加改性碳酸鈣/二氧化鈦復合材料,拉伸強度提高34%以上,殺菌率提高94.1%。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石墨烯改性聚丁烯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涉及碳納米材料改性聚合物復合材料技術領域,可同時提高聚丁烯復合材料導熱性能和力學性能,并降低其氣體滲透系數。所述石墨烯改性聚丁烯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將石墨烯、石墨烯表面處理劑和石墨烯包覆劑進行混合,得到混合物;對混合物進行混煉,得到具有三維導熱網絡結構的石墨烯填充母粒;將石墨烯填充母粒與聚丁烯進行熔融混合,得到聚丁烯復合材料。上述石墨烯改性聚丁烯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用于制備石墨烯改性聚丁烯復合材料。
本發明屬于復合材料和防腐耐磨涂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以及由該復合材料制成的水性防腐耐磨涂料及其制備方法。該復合材料在對六方氮化硼進行強酸氧化改性的基礎上,通過原位共聚生成對氨基苯甲酸?苯胺摻雜鏈的中間態質子化的聚苯胺,進而得到一種聚(對氨基苯甲酸?苯胺)/氮化硼復合材料。將該復合材料作為增強組分引入到水性涂料基體中制備而成的水性防腐耐磨涂料,利用六方氮化硼耐摩擦、阻水功能和質子化的聚(對氨基苯甲酸?苯胺)的主動鈍化防腐功能,防腐性能以及動態環境下的耐磨性能顯著提升。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硅碳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涉及電池材料技術領域。本發明的硅碳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采用二甲基二氯硅烷、三甲基二氯硅烷作為硅源,采用苯或甲苯作為碳源,分別選擇石墨球、石墨烯、碳納米管作為碳基體,通過化學氣相沉積方法,合成硅碳復合材料。復合材料中的碳基提高了材料的電導率,而沉積的無定型碳構成的網絡結構將硅和碳基體穩定連接,有效的緩解了硅電極在充放電過程中的膨脹,保證了電極材料的穩定性。硅源和碳源中不含氧元素,所得硅碳復合材料中氧含量降低,可以降低硅碳復合材料的不可逆容量。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熔融與化學改性輕型坦克鏈軌墊板襯膠復合材料,所述復合材料由如下按重量份計的組分并按特定工藝步驟制成:NR:75?85份;SBR:18?22份;HS?860:18?22份;TL?90:0.5?0.7份;炭黑:50?56份;白炭黑:4?6份;石墨烯:0.8?1.2份;DOA:5?7份;ZnO:2.5?3.5份;SA:1.5?2.5份;4020:1.5?2.5份;4010NA:1.5?2.5份;橡膠防護蠟:3?4份;萜烯酚酫樹脂:2.5?3.5份;PEG?4000:1.5?2.5份;CZ:0.9?1.0份;S:1?1.5份;DCPD:1?2份;HVA?2:0.8?1.2份;本發明將化學改性方式與機械熔融改性工藝相結合,制備得到了耐臭氧性能好、耐磨性能極好、耐寒性很好、抗返原性能特別突出、耐撕裂性能極好、回彈性好,具有尚好的耐溶劑性能的復合材料。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河北有色金屬復合材料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