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油田污水中含鹽有機廢水的處理方法,包括初級分離單元、pH調節單元、混凝沉降單元、過濾單元、氧化單元和電滲析單元,所述初級分離單元、pH調節單元、混凝沉降單元、過濾單元、氧化單元和電滲析單元之間通過專用管道連接,所述專用管道內局部填充由沸石和活性炭組成的復合材料。所述的復合材料可以吸附廢水中的油質,進行回收。減少石油類物質對管道的阻滯作用。本發明通過將含鹽有機廢水處理過程中的使用的管道設置成內含吸附石油類物質的多孔材料,來降低石油類物質對管道的影響,且可以降解管道回收油質,避免在廢水處理過程中油質大量的被截留在管道內壁,且可以避免對離子滲透膜的破壞。
泥漿泵噴涂式缸套及制備方法是一種油田泥漿泵缸套技術,所述的缸套內襯為陶瓷基復合材料、外套為金屬,其陶瓷基復合材料包括為陶瓷、氧化鋯、氧化鎢、氧化鉻、氧化鉬、樹脂材料。
無機玻璃鋼材料及溫棚骨架屬于一種農用化工型材,它克服了目前其它溫棚骨架材質的缺點,它包括輕燒粉、鹵粉、玻璃纖維等原料,經過一定生產工藝加工而成,由于采用此方法,與有機玻璃鋼制品相似,能滿足一般受力結構要求;耐熱耐火,優于有機聚酯玻璃鋼;耐光老化優于有機玻璃鋼;生產過程中無有害氣體;價廉,不足有機聚酯玻璃鋼的一半;與其它復合材料比,強度高,高于其它復合材料3倍以上;容度低,為其它無機復合材料的90%左右;耐水性好;無反潮、起霜現象;有韌性,可鋸、可刨、可鉆。
油氣管道納米氣凝膠復合材料保溫工藝是一種油氣高溫高壓管線保溫技術,它克服了其它技術的缺點,在管道上應用時,從內向外,共包覆四層,由于其主要填充的是納米氣凝膠氈,它有導熱系數低、保溫性能優良;較強的抗老化能力;具有柔變性能,抗滲、抗裂、防水;輕巧,便于施工使用;綠色環保,無毒、無腐蝕;使用溫度范圍寬、完全不燃;抗壓、抗震、隔聲性能良好等特性,能有效隔絕熱量達到好的保溫效果。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輻照交聯低煙無鹵阻燃聚烯烴復合材料混煉裝置,涉及材料混合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包括混煉架、混煉機構和傳動機構,混煉架包括輸送槽和放置槽,輸送槽的一端固定連接放置槽,輸送槽和放置槽的內部轉動連接混煉機構,混煉機構包括兩組轉軸和螺旋葉片,輸送槽遠離放置槽的端部固定連接傳動機構。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兩組轉軸和螺旋葉片,且位于兩個轉軸外柱面的螺旋葉片其螺旋方向不同,能有效提高混煉效率,解決了單螺旋桿混合的效果不好的問題;通過頂板可拆卸,繼而可拆卸傳動機構與混煉機構,便于在此裝置使用后清洗輸送槽和放置槽,解決了高壓水槍與人工清洗不便問題。
本發明涉及一種低碳MgO?C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低碳MgO?C復合材料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質組成:電熔鎂砂88?96份;碳源2.5?7份;低膨脹添加劑2?5份;金屬鋁與碳化硼復合粉0.5?2份;酚醛樹脂與環保瀝青復合結合劑3?4份。低碳MgO?C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配料;(2)先將步驟(1)中粒度小于或等于0.5mm的原料在雙軸螺旋混合設備中混合30?60分鐘;(3)再將步驟(1)中粒度大于0.5mm的原料以及步驟(2)中預混合均勻得到的混合物在高速混碾機中混合、困料;(4)經壓制成型、烘烤后得到低碳MgO?C復合材料。
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用于生產非氧化物復合材料的裝置,包括窯爐和至少一個可移入或移出窯爐的匣缽,在所述匣缽的匣缽底上設有至少一個氮氣入口和一個廢氣出口,所述氮氣入口與氮氣輸送管連通,所述廢氣出口與連接到窯外的廢氣排出管連通,氮氣入口用于輸入氮氣,廢氣出口用于排出產品燒成過程中產生的廢氣。本實用新型的匣缽內氮氣入口和廢氣出口的設計,使得在燒成過程中大量的氮氣不斷被通入到匣缽內,把匣缽內的有害氣體從廢氣出口趕走,解決了燒成過程中氮氣氣氛的純度問題,從而保證了產品的燒成質量。本實用新型可用于梭式窯、隧道窯等中燒成產品,解決了現有技術中非氧化物復合材料只能在專用的氮化爐中燒成所存在的單個窯爐容量小、產量低的問題,本實用新型尤其適用于燒成氮化硅結合碳化硅等非氧化物復合材料。
本發明公開一種銀納米線/不飽和聚酯樹脂納米復合材料,包括以下組分:不飽和聚酯樹脂、引發劑、填料、稀釋劑、改性銀納米線、改性抗老化助劑,其制備方法為將不飽和聚酯樹脂、稀釋劑、改性銀納米線混合攪拌均勻后,再加入引發劑、填料、改性抗老化助劑,攪拌后真空脫泡處理,得到銀納米線/不飽和聚酯樹脂納米復合材料,本發明添加改性銀納米線,可以有效提高該不飽和聚酯樹脂的導熱效果,且通過加入一些填料,還可進一步增強該不飽和聚酯樹脂的強度及耐磨性能,并添加有改性抗老化助劑,提高其抗老化性以及耐紫外線輻射,不易老化變黃,本發明復合材料具有導熱性好,制備工藝簡單等特點,可用于汽車、風電、高鐵、游艇、建筑、造船等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凹凸棒土/聚乳酸納米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所述凹凸棒土/聚乳酸納米復合材料包括聚乳酸?65?70、凹凸棒土2?8、淀粉5?10、環保增塑劑5?15、硅烷偶聯劑?0.4?0.6,以上組成原料為重量份比;將上述組分混合后擠出、冷卻、造粒而制得。本發明制得的凹凸棒土/聚乳酸納米復合材料性能大幅提高。在生物降解膜材、片材、注塑、包裝材料領域具有廣泛應用前景。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增韌改性聚乳酸、聚己二酸對苯二甲酸丁二酯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其復合材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成分:80?90份聚乳酸、20?30份聚己二酸對苯二甲酸丁二酯、10?15份檸檬酸三乙酯、6?10份植物油多元醇、7?10份滑石粉和7?10份硅藻土。本發明的增韌改性聚乳酸、聚己二酸對苯二甲酸丁二酯復合材料,檸檬酸三乙酯與植物油多元醇協同作用,能夠改善各分散相的分散程度,提高韌性,而且檸檬酸三乙酯本身還具有增塑作用,能降低復合材料的玻璃化轉變溫度,檸檬酸三乙酯分子量小可以提高酶降解速率;滑石粉和硅藻土不僅作為填充劑降低了制造成本,而且與植物油多元醇協同作用,可以起成核劑的作用,提高玻璃化轉變溫度,可以提高材料的熱變形溫度。
本發明提供生物基不飽和聚酯樹脂阻燃復合材料是由以下質量份數的各組分組成:不飽和聚酯樹脂50~100份、阻燃劑10~30份、增強劑5~15份、稀釋劑30~50份、填料10~30份、引發劑0.5~2份;其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不飽和聚酯樹脂的制備:以等摩爾量的異山梨醇、二元羧酸為原料,制得不飽和聚酯樹脂;(2)復合材料的制備:將不飽和聚酯樹脂50~100份、阻燃劑10~30份、增強劑5~15份、稀釋劑30~50份、填料10~30份、引發劑0.5~2份在溫度為10~50℃下攪拌1~5h后進行真空脫泡處理,得到生物基不飽和聚酯樹脂阻燃復合材料,該方法制得的生物基不飽和聚酯樹脂阻燃復合材料解決現有不飽和聚酯樹脂環保技術領域存在的問題,且材料力學性能優異,阻燃效果好,不含有鹵素,燃燒不會生成有毒氣體。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含有玉米淀粉的PLA/PBAT可生物降解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其復合材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成分:70?80份PLA、10?15份PBAT、15?25份經過偶聯處理的玉米淀粉、0.2?0.6份DCP和1?3份BPO。本發明的含有玉米淀粉的PLA/PBAT可生物降解復合材料,DCP與BPO協同作用,使得PBAT與PLA的相容性增加;采用經過偶聯處理的玉米淀粉可以增強淀粉與PLA的相容性;本發明的復合材料在最優配比下沖擊強度可以達到7KJ/m2。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PLA復合材料壓切機,包括支撐架、支撐板、收集箱、工作臺、落料口、連接柱、連接板、氣缸、切刀、輔助固定機構、定位沿、主動輥、皮帶、從動輥和固定板,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固定板頂部設置了調節裝置,通過旋轉旋鈕帶動絲桿轉動,使兩個第一滑塊靠攏,帶動第二滑塊沿著滑槽滑動,帶動兩個轉動板沿著固定塊轉動向中部進行靠攏,使皮帶在輸送PLA復合材料時通過轉動板進行導向向中部輸送,達到方便對PLA復合材料進行導向使其處于中部的效果,通過在切刀前端設置了輔助固定機構,切刀下壓過程中帶動壓板下移,使壓板先接觸PLA復合材料,由彈簧提供彈力與定位沿進行配合對PLA復合材料進行夾緊,達到固定PLA復合材料的效果。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2-溴代咔唑的工業化制備方法,屬于精細化工或有機小分子光電功能材料生產領域。其合成工藝包括以下步驟:(1)以4-溴聯苯為起始原料,通過硝化制得中間體(I);(2)以三(2-吡啶基)膦為脫氧劑將中間體(I)中硝基上的氧脫去后關環得到最終化合物2-溴咔唑(II)。本發明制備工藝條件溫和可控,制備方法簡單,收率高;且不需過柱,適宜工業化生產。制得的2-溴咔唑不僅可以用于合成小分子光電功能材料,還可以作為醫藥中間體等,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本發明涉及一種藥物衛生巾,其自上而下依次包含護理層、中藥層、抗菌材料層、納米生物敷料層、蓄熱材料層、吸濕層、防滲層和粘合層;其中所述抗菌材料層為采用離子液體與α?磷酸氨鈦進行插層組裝合成得到的耐熱型復合抗菌功能材料;所述耐熱型復合抗菌功能材料的化學通式如下:Ti(A)b(PO4)2;其中,式中A代表離子液體的陽離子,b為1或2;所述離子液體為咪唑離子液體;所述α?磷酸氨鈦是由α?磷酸氫鈦與氨水按照摩爾比為1:10?10:1混合,采用合成工藝將α?磷酸氫鈦層板?OH基團上的H+被NH4+取代而制得的α?磷酸氨鈦。本發明通過采用上述結構的藥物衛生巾,能使其同時具有縮陰豐胸、抗皺祛斑、殺菌調經為一體的模式,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本發明涉及功能材料制造工藝以及該工藝制造的產品在油氣新能源中的應用,具體通過丙烯酸3?(三甲氧硅基)丙酯溶于乙醚乙酯作為油相加入反應容器,用曝氣頭控制液面下曝氣的方式加入六氟丙烯,加入部分六氟丙烯后緩慢泵入偶氮引發劑,沖入CO2在加壓加熱條件下反應,在加壓的條件下使六氟丙烯與丙烯酸3?(三甲氧硅基)丙酯發生反應,當偶氮引發劑加入一半后降壓,在將L(+)?樹膠醛糖溶于水后在5?20℃下加入過氧化物后乳化并泵入引發劑反應后,加入剩余六氟丙烯沖入CO2緩慢加壓并在攪拌反應,該工藝簡介可控,合成適用多數有機基團參范圍不受限,轉化率高,產物分子量高且分布和分子結構能實現目標,控制精細化,該工藝在能源材料領域有廣泛用途。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河南濮陽有色金屬材料制備及加工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