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玻纖增強HIPS及PPO復合材料及其制備工藝,其中的玻纖增強HIPS及PPO復合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高抗沖聚苯乙烯50?60份、聚苯醚30?45份、二氧化硅13?17份、無堿玻璃纖維4?8份、防玻纖外露劑2?6份、相溶劑4?8份、熱塑穩定劑1?5份、納米碳纖維2?6份、增韌劑1?2份、抗氧劑1?2份、潤滑劑3?7份、阻燃劑2?3份、紫外線吸收劑1?3份、丙酮0.8?1.2份、表面改性劑1.3?1.7份、抗靜電劑2?4份,其中的玻纖增強HIPS及PPO復合材料的制備工藝,包括以下步驟:S1:按重量比依次稱取各原料,備用。本發明設計合理,各原料與助劑之間能夠充分混合均勻,通過各原料之間的粘和程度,使得制備的復合材料表面光滑,具備良好的阻燃、絕緣和抗老化性能。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力響應聚合物泡沫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含有帶皮聚合物泡沫顆粒及力響應聚合物;其中,所述的力響應聚合物,在其聚合物鏈上含有至少一種力敏團,和/或在聚合物中共混有至少一種力響應成分;在機械力作用下,所述力響應聚合物中的力敏團和/或力響應成分發生化學和/或物理變化,實現力響應;其中,所述的帶皮聚合物泡沫顆粒,其由可發性聚合物(組成)或可發性聚合物前驅體(組成)通過直接發泡和/或3D打印制得,且具有表皮結構;其中,所述帶皮聚合物泡沫顆粒與所述力響應聚合物以及其他可選組分復合形成所述復合材料。所述的復合材料具有密度低、輕便、隔熱隔音、緩沖減震以及力響應特性,可廣泛應用于制作包裝材料、建筑材料、抗沖擊防護材料、減震材料、緩沖材料、消音材料、保暖材料、形狀記憶材料、電子電器材料、醫療用品等。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氧化石墨烯?氫氧化銪?氫氧化鈷復合材料、合成方法及其在催化降解中的應用,通過直接沉淀法與溶劑熱法相結合制得氧化石墨烯?氫氧化銪?氫氧化鈷復合材料,通過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掃描電鏡、X射線衍射光譜儀對該復合材料進行表征,研究其結構與性質,然后與氧化劑過硫酸氫鉀共同作用的高級氧化技術催化降解胭脂紅水溶液,分別探究其在不同濃度、不同pH值、不同溫度、不同催化劑使用量的條件下,對胭脂紅的催化降解情況,從而確定最佳催化降解條件。本發明產品催化效果顯著,時間短,用量少,且加工處理后可多次循環使用,可作為綠色催化劑。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高強度高模量玻纖增強PBT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含按重量份數計的下列組份:PBT50~70份、增韌劑5~10份、成核劑3~5份、玻璃纖維15~30份、偶聯劑0.2~1;加工助劑0.5~1份;聚乙二醇2~8份、甲基纖維素2~12份、氧化鋁1~5份、硬脂酸鋅1~4份。本發明添加聚乙二醇、甲基纖維素、氧化鋁、硬脂酸鋅以及其他添加劑通過“協同增效”對原料創新,提高了最終產品強度和硬度,整體上提升了產品的綜合性能,同時通過加工助劑和偶聯劑對PBT、增韌劑之間的相容性進行改性,有效地消除了增韌劑對復合材料耐低溫性能的影響,實現了PBT復合材料同時具有耐低溫性能。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自組裝型阻燃竹塑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以竹粉和高密度聚乙烯為主要原料,硅烷偶聯劑為偶聯劑,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為增容劑,偶氮二甲酰胺為發泡劑,聚乙烯蠟和硬脂酸鋅為潤滑劑,通過雙螺桿擠出一次性成型制備竹塑復合材料;通過水熱合成法制備H2Ti2O5?H2O納米管并用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對其進行改性以制成納米管/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分散液,然后將處理后的竹塑復合材料在納米管/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分散液和聚苯乙烯磺酸鈉溶液中交替浸泡若干次,得到自組裝型阻燃竹塑復合材料。本發明產品,H2Ti2O5?H2O納米管是以納米膜的形式附著在復合材料表面,使用較低含量的納米阻燃劑即可達到很好的阻燃效果,有助于降低產品成本。
一種利用海蠣殼負載納米Cu2O-TiO2光催化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涉及一種光催化復合材料。先進行海蠣殼預處理;再制備納米二氧化鈦-海蠣殼復合材料;最后制備利用海蠣殼負載納米Cu2O-TiO2光催化復合材料。采用溶膠-凝膠法與共沉淀法相結合來制備海蠣殼負載納米Cu2O-TiO2光催化復合材料,海蠣殼通過活化后,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積和表面吸附性,提高了光催化材料的光能吸收率,增強了海蠣殼的吸附能力,提高了光催化活性,解決了目前光催化材料應用于廢水處理中存在的分離回收難度大、壽命短、光能利用率低等問題。此外,原材料價格低,可大幅度降低生產成本。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可持久釋放揮發性物質的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該復合材料由主要包括以下的重量份配比的組分制備:水性樹脂10~50份、天然纖維50~180份、水溶性硬化劑3~8份、相轉移催化劑8~15份、填料50~150份、揮發性物質2~9份和水100~200份。本發明以天然纖維及普通高分子材料作為揮發性物質的載體,不僅制作簡單、生產成本低,且能在自然狀態下直接分解。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氮硫雙摻雜多孔碳包覆二氧化錫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酚醛樹脂加入到有機溶劑中,攪拌溶解,接著加入二氧化錫顆粒,得到反應液;將2,5?二巰基?1,3,4?噻二唑加入到有機溶劑中,混合溶解,接著加入反應液,加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加入過硫酸銨?甲醇?水溶液,攪拌24h,旋蒸,得到反應物;S4、將S3中得到的反應物在120℃下反應24h,然后在保護氣體氛圍下于700~900℃下煅燒5h,即得到復合材料。本發明還提供了該復合材料在鋰電池負極上的應用。本發明復合材料通過軟炭層的緩沖和N、S元素的摻雜避免活性物質在充放電過程中發生粉化,顯著提高了循環能力和速率能力。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自組裝型耐候木塑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以木粉和聚丙烯為主要原料,鄰苯二甲酸二辛酯為塑化劑,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為增容劑,偶氮二甲酰胺為發泡劑,滑石粉和硬脂酸鋅為潤滑劑,通過雙螺桿擠出成型制備木塑復合材料,以H2Ti2O5?H2O納米管作為納米光吸收劑并用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對其改性,將木塑復合材料在納米管/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分散液和聚苯乙烯磺酸鈉溶液中交替浸泡若干次,采用層層自組裝的方式將H2Ti2O5?H2O納米管以納米膜的形式包覆在木塑復合材料表面,使得其獲得較好的耐候性能,能夠有效防止木塑復合材料在戶外使用過程中發生光氧氧化而被破壞。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剛性聚丙烯復合材料,其原料按重量的配方如下:聚丙烯50?70份、多元醇20?30份、棕櫚蠟12?16份、乙酰檸檬酸三丁酯12?16份、無機填料5?7份、硬脂酸鈣5?7份、碳纖維粉20?25份、玻璃纖維粉8?12份、分散劑3?5份、偶聯劑3?5份、抗氧劑1?3份、防靜電劑1?3份。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高剛性聚丙烯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本發明能夠使得該復合材料具有高剛性、低收縮以及低光澤的特點,還能夠保證其的強度,先將各原料通過分散劑進行分散,然后利用偶聯劑重新結合,有效提高了各原料之間結合的效率,保證了復合材料的質量。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層層自組裝阻燃型竹塑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以竹粉和高密度聚乙烯為主要原料,硅烷偶聯劑為偶聯劑,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為增容劑,偶氮二甲酰胺為發泡劑,聚乙烯蠟和硬脂酸鋅為潤滑劑,通過雙螺桿擠出成型制備竹塑復合材料;制備稀土元素摻雜的H2Ti2O5?H2O納米管并用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對其進行改性制成納米管/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分散液,然后將竹塑復合材料浸泡于聚丙乙烯溶液中,并在納米管/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分散液和聚苯乙烯磺酸鈉溶液中交替浸泡,得到層層自組裝阻燃型竹塑復合材料。本發明產品,H2Ti2O5?H2O納米管是以納米膜的形式附著在復合材料表面,使用較低含量的納米阻燃劑即可達到很好的阻燃效果。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層層自組裝型耐候木塑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以木粉和聚丙烯為主要原料,鄰苯二甲酸二辛酯為塑化劑,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為增容劑,偶氮二甲酰胺為發泡劑,滑石粉和硬脂酸鋅為潤滑劑,通過雙螺桿擠出成型制備木塑復合材料,以H2Ti2O5?H2O納米管作為納米光吸收劑并用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對其改性,將木塑復合材料在納米管/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分散液和聚苯乙烯磺酸鈉溶液中交替浸泡若干次,采用層層自組裝的方式將H2Ti2O5?H2O納米管以納米膜的形式包覆在木塑復合材料表面,使得其獲得較好的耐候性能,能夠有效防止木塑復合材料在戶外使用過程中發生光氧氧化而被破壞。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板材改性的高分子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所述高分子復合材料的原料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組成:聚合物單體296份,改性劑20-40份,保護膠體6-12份,引發劑1.5-3.0份,水300-600份,以及用于調節pH值的酸溶液和堿溶液;所述聚合物單體為丙烯酸或丙烯酸酯類中的一種或它們的混合物;所述改性劑為硅烷偶聯劑;所述保護膠體為聚甲基丙烯酸鈉、聚乙烯醇、納米纖維素或羧甲基纖維素鈉中的一種;所述引發劑為過硫酸銨或過硫酸鉀。本發明所述用于板材改性的高分子復合材料中可以與板材中的鈣離子反應,并固化成耐水性能優異的防水層,是板材加工過程中的理想材料。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活性污泥及納米鐵銅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本活性污泥及納米鐵銅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活性污泥的預處理;2)液相還原溶液的制備;3)復合材料的制備;4)復合材料的干燥。本發明以活性污泥為載體,采用硼氫化鈉液相還原法制備,該復合材料將活性污泥吸附性能和納米鐵強還原性有機地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兩種材料的優勢。形成的鐵銅二元金屬體系,既提高納米鐵在空氣中的穩定性,又增加納米鐵表面的活性吸附點,提高了復合材料應用于有機廢水處理的吸附和還原性能。利用活性污泥的粒徑分布范圍寬,表面積大,絮體呈網狀機構,是良好的載體,將活性污泥被廢為寶,以廢治廢,具有較高的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天然纖維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該天然纖維復合材料由主要包括以下的重量份配比的組分制備:水性樹脂14~135份、天然纖維100~500份、硬化劑0.3~5份、相轉移催化劑0.01~5份、填充物50~500份和水100~200份。本發明僅使用少量高分子樹脂即可將天然纖維完全包覆,獲得防水性能極佳的天然纖維復合材料;改性后之天然纖維可用于防水性纖維板,電木粉填料及塑木復材之原料。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氧化石墨烯?氫氧化鋱復合材料、制備方法及其應用。本發明通過直接沉淀法與水熱合成法制備氧化石墨烯?氫氧化鋱復合材料(Tb(OH)3/GO),通過SEM、FT?IR等對Tb(OH)3/GO復合材料的結構進行表征,研究其結構與性質;用其吸附和去除溶液中的剛果紅(CR)和磷酸根離子(PO43?)研究其吸附性能,并通過在不同pH、時間、溫度以及初始質量濃度等條件下對剛果紅(CR)和磷酸根離子(PO43?)的吸附效果進行探討,確定了最佳吸附條件,并通過對Langmuir等溫吸附方程的擬合得到剛果紅和磷酸根離子的最大吸附量分別為434.4mg/g和385.3mg/g,吸附效果顯著,性能優越。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氧化石墨烯?氫氧化高鈰復合材料、制備方法及其應用。本實驗通過直接沉淀法與水熱合成法制備氧化石墨烯?氫氧化高鈰復合材料(Ce(OH)4/GO)用其吸附和去除溶液中的剛果紅(CR)和磷酸根離子(PO43?),并通過SEM、FT?IR等對復合材料的結構進行表征,通過在不同pH、溫度以及初始質量濃度等條件下對剛果紅(CR)和磷酸根離子(PO43?)的吸附效果進行探討,確定了最佳吸附條件分別為:pH為7.0和6.0,吸附時間為6小時,溫度為50℃和30℃。通過Langmuir模型分析得到剛果紅和PO43?的最大吸附量分別為563.67mg/g、619.63mg/g,吸附效果顯著。
本發明涉及PC復合材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耐低溫抗沖擊PC復合材料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一:初步混料,步驟二:混料高溫熔化,步驟三:液體初步冷卻,步驟四:軟質材料擠出成棒,步驟五:材料完全硬化,步驟六:PC棒切割,步驟七:PC材料檢測,步驟八:合格產品封裝存儲,本發明PC復合材料制備方法,效率更高,PC復合材料質地優良,非常適于工業自動化生產,在液態狀態下逐漸注入色粉,實現所制備的PC復合材料具有良好的顏色外觀,加工過程中溫控機構實現高效快速降溫,確保PC復合材料具有高韌性。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氧化石墨烯?氫氧化釓復合材料、制備方法及其應用。本發明通過直接沉淀法與水熱合成法制備氧化石墨烯?氫氧化釓復合材料(Gd(OH)3/GO)用其吸附和去除溶液中的孔雀石綠(MG)和磷酸根離子(PO43?),并通過SEM、FT?IR等對Gd(OH)3/GO復合材料的結構進行表征,通過在不同pH、時間、溫度以及初始質量濃度等條件下對孔雀石綠(MG)和磷酸根離子(PO43?)的吸附效果進行探討,確定了最佳吸附條件,并通過對Langmuir等溫吸附方程的擬合得到孔雀石綠和磷酸根離子的最大吸附量分別為495mg/g和364.8mg/g,吸附效果顯著。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氧化石墨烯?氫氧化釔復合材料、制備方法及其應用。通過直接沉淀法與水熱合成法制備氧化石墨烯?氫氧化釔復合材料(Y(OH)3/GO),通過SEM、FT?IR等對Y(OH)3/GO復合材料的結構進行表征,研究其結構與性質;用其吸附和去除溶液中的剛果紅(CR)和磷酸根離子(PO43?)研究其吸附性能,并通過在不同pH、時間、溫度以及初始質量濃度等條件下對剛果紅(CR)和磷酸根離子(PO43?)的吸附效果進行探討,確定了最佳吸附條件,并通過對Langmuir等溫吸附方程的擬合得到剛果紅和磷酸根離子的最大吸附量分別為411.5mg/g和464.4mg/g,吸附效果顯著,性能優越。
本發明公布了一種碳纖棉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屬于材料技術領域,它由重量百分比的如下原料組成:碳纖棉9?15%,不飽和聚酯樹脂70?80%,云母粉3?6%,空心玻璃微珠4?7%,固化劑1?5%。本發明的碳纖棉復合材料制備方法可以使得復合材料內芯和外層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能,內外都達到所需要的功能效果,最終使得復合材料具有重量輕和良好的阻燃、耐高溫隔熱和抗沖擊抗斷裂性能,相較于傳統玻纖復合材料碳纖棉復合材料重量降低30%以上。
本發明屬于水處理劑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氧化石墨烯?氫氧化鑭復合材料及合成方法,通過直接沉淀法與水/溶劑熱合成法制備氧化石墨烯?氫氧化鑭復合材料(La(OH)3/GO)用其吸附和去除溶液中的剛果紅(CR)和磷酸根離子(PO43?),并通過SEM、XRD、FT?IR等對La(OH)3/GO復合材料的結構進行表征,通過在不同pH、時間、溫度以及初始質量濃度等條件下對剛果紅(CR)和磷酸根離子(PO43?)的吸附效果進行探討,確定了最佳吸附條件。本發明吸附效果顯著,遠遠超過很多文獻報道的吸附材料的吸附效果。
一種活性污泥/二氧化鈦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涉及一種復合材料。提供一種制作時間短、制作成本低、在活性污泥表面形成均勻二氧化鈦光催化層從而明顯提高吸附能力和光催化性能的活性污泥/二氧化鈦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將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的活性污泥烘干后破碎,過篩備用;將乙醇、鈦酸四正丁酯和冰醋酸混合,得溶液A;將預處理后的活性污泥與溶液A混合,得混合物B;將乙醇用硝酸調節溶液的pH=2~3,得到溶液C;將溶液C加到混合物B中,直至成為凝膠;將凝膠烘干;將烘干后的凝膠轉移到坩堝中煅燒后,洗滌,抽濾,烘干,即得活性污泥/二氧化鈦復合材料。
本發明涉及一種提高OLED器件外量子效率的稀土聚合物復合材料、薄膜和OLED器件,以及稀土聚合物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薄膜的制備方法。本發明的目的是提高OLED器件的出光率,本發明的OLED器件從封裝層到基板依次包括:封裝層;有機發光材料層;基板;并且,在有機發光材料層與基板間設有一稀土聚合物復合材料層,該稀土聚合物復合材料層為一薄膜,成分為稀土聚合物復合材料,是由TCPTU與稀土元素化合物生成的化合物Ree-TCPTU。本發明在有機發光層與基板這兩層折射率差值較大的材料之間添加了一層折射率適中的稀土聚合物復合材料層,從而達到加大全反射臨界角、減少全反射、增加出光率的效果。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具有電磁波遮蔽效果的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所述的復合材料按質量比包括:納米碳管0.5~4份、高分子聚合物96~99.5份、溶劑15~30份,其中,所述的納米碳管為經過改質的單壁納米碳管或多壁納米碳管,溶劑為二甲基乙酰胺、甲苯、四氫呋喃中的一種;所述的復合材料涂布于紙上或PET膜等之上可得電磁波遮蔽效果的復合材料板。按本發明的方法制作出來的電磁波遮蔽板,在GHz范圍,特別是在14.5GHz附近具有良好的遮蔽效果。
本公開是關于一種應用于機動車的復合材料搭載結構,包括:車架;外飾復合材料板,設置在所述車架的外側;內飾復合材料板,與所述外飾復合材料板搭接,所述內飾復合材料板和所述外飾復合材料板包裹所述車架;以及R角外框,所述R角外框搭接在所述外飾復合材料板上,所述內飾復合材料板搭接在所述R角外框上,其中,在所述R角外框與所述外飾復合材料板的搭接處,所述R角外框的端部與所述外飾復合材料板的端部相對彎折并貼合。通過R角外框的端部與所述外飾復合材料板的端部相對彎折并貼合,淋水時有效引導水的流向,提高防水效果;通過內外飾結合包裹骨架的方式,起到整體加強車身效果,有效分擔車身受力,提高車身輕量化,節約能耗。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水楊酸表面修飾納米TiO2磁性復合材料及制備方法,采用共還原沉積法制備Fe/Ni雙金屬納米顆粒;采用直接包覆法在Fe/Ni磁核上直接包覆SiO2凝膠前體;以SiO2@Fe/Ni為模板采用溶膠?凝膠法和表面修飾技術合成良好光催化活性的水楊酸表面修飾磁性雙金屬/SiO2/TiO2核?殼納米復合光催化新材料。本發明以Fe/Ni作為磁核,逐層包覆SiO2和TiO2,最后通過表面修飾,使TiO2納米材料可磁性回收,增大比表面積,提高表面羥基等多基團以利于吸附,通過表面修飾實現其可見光響應,同時通過Fe/Ni抑制電子?空穴對復合協同增強可見光光催化和吸附能力。
本發明涉及建筑涂料領域,公開了一種屋頂防滑隔熱防水涂料,由以下質量百分比組成:水29,彈性丙烯酸乳液35,鈦白粉15,中空微珠5.0,類真空隔熱陶瓷粉5.0,海泡石粉4.0,防凍劑2.0,羥乙基纖維素0.4,分散劑0.8,潤濕劑0.3,多功能胺助劑0.1,消泡劑0.3,防腐劑0.1,增稠劑0.2,流平劑0.3,成膜助劑2.5。本發明的涂料拉伸強度、斷裂伸長率、低溫柔性和不透水性好;太陽光反射率、近紅外反射率、半球反射率、污染后太陽光反射率的性能優良,具有優異的隔熱反射性能和防滑性能。
本發明公開一種納米負離子功能型水性木器漆及其制備方法,其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組分:脂肪族改性聚氨酯分散體60-85份、水溶性復合納米負離子粉0.3-0.8份、增硬樹脂1-3份、水7-12份、蠟乳液1-3份和其他助劑4-12份。該水性木器漆利用配方的調整,搭配一些功能材料,使得在理化技術指標上可以達到或超越油性木器漆,且負離子粉添加量少,但是能持續高效釋放負離子,從而達到凈化空氣,提高人體免疫力,產品環保無毒,綜合性能優異,實用性強、應用前景廣泛。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福建漳州有色金屬材料制備及加工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