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固廢協同的固廢基膠凝材料混凝土生產應用技術與低碳發展,倪文,北京科技大學,如果將鋼鐵冶金固廢利用生產無熟料膠凝材料可以減排CO2的最大期望值7.72億噸,與含少量熟料并協同利用其它大宗工業固廢以被動水化動力學技術基礎改造傳統水泥-混凝土產業鏈減排CO2的極小值二者簡單相加,得出來本領域預期可以減排CO2總量為11.93億噸。
本人現為蘭州理工大學材料加工專業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包括異質材料反應潤濕界面的高溫潤濕性、界面結構、熱力學、動力學、第一性原理計算等方面,博士期間課題主要聚焦于銅基活性合金在典型碳材料表面的潤濕性與界面結構研究,基于改良座滴法,針對反應潤濕界面開展實驗、理論與計算方面的相關研究。
微細粒尾礦膏體濃縮及膠結充填技術,呂憲俊,山東科技大學化學與生物工程學院,一、技術背景;二、微細粒尾礦膏體濃縮技術 ;三、微細粒尾礦膠結技術;四、微細粒膏體尾礦充填料漿輸送技術;五、典型應用實例;
陳思杰,?河南省機械工程學會焊接分會副理事長,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材料分會理事,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獲1項,河南省自然科學優秀論文2等獎3項,國家發明專利8項。承擔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5項,橫向科研項目多項。1985年-2000年,在中國一拖集團有限公司工作,2003-2023年,河南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校材料物理冶金研究所副所長。2023年至今,黃河科技學院特聘教授。
不同鈷礦物的特征以及新礦物四氧化三鈷的發現,雷志蘭,湖南有色金屬研究院,①、相對可浮性較好的或加合適的藥劑處理后可浮性可改善到較好的。如:水鈷礦、鈷孔雀石、含鈷孔雀石、菱鈷礦、硫銅鈷礦等。②、磁選性相對較好的礦物。如銅鈷錳氧化結合物、含鈷褐鐵礦等氧化鐵礦物、四氧化三鈷Guite等。③、鈷白云石。因其可浮性相對較差(比之孔雀石、菱鈷礦等)且可浮性變化較大(富鈷的可能與含鈷孔雀石或菱鈷礦接近,含鈷較低的則與白云石方解石等脈石相近)
電子科技大學在讀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為NiTi基形狀記憶合金電弧增材制造與激光加工。以一作或學生一作發表SCI論文3篇,申請發明專利3項(授權1項);參與國家自然基金面上項目等課題2項。曾獲國家獎學金、優秀學生特等獎學金、四川省優秀大學畢業生等榮譽稱號。
低價處理一臺新高耐1310重錘破碎機,配備動力160千瓦電機,成色免檢
鉛鋅銀多金屬氧化礦石工藝礦物學研究,洪秋陽,廣東省科學院資源利用與稀土開發研究所,鉛、鋅礦物種類多,在礦石中的賦存狀態比較分散,大量的鉛鋅分散于赤鐵礦、褐鐵礦等鐵錳礦物中以及方解石、石英等脈石礦物中,導致礦石中的鉛、鋅回收較難。礦石中含大量呈多孔狀、微晶集合體的氧化鐵礦物(赤鐵礦和褐鐵礦),磨礦過程易產生大量的次生泥,影響有價礦物的分選效果。選礦工藝流程探索試驗結果表明,礦石中鋅不具備可分選性;鉛在硫化礦浮選中有富集,但回收率小于 30%;而在硫化礦浮選中,銅銀取得了較好的回收
曹睿:蘭州理工大學教授、博導;甘肅省拔尖領軍人才,四川省天府學者、甘肅省飛天學者、蘭州理工大學師德標兵?,F任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疲勞分會理事等。主要研究領域為焊接性、強韌性、損傷斷裂以及服役行為等。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8項、863課題1項、國家973項目2項、教育部基金1項、省科研項目以及企業合作項目40余項;獲批國家發明專利3件。發表論文300篇,其中SCI檢索論文95篇;發表專著2部。獲甘肅省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和三等獎1項、甘肅省高??萍歼M步獎三等獎1項;
基于選礦工藝流程的尾礦優選組合膏體充填技術,郭利杰,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基于選礦流程的高濃度/膏體充填,要求礦山充填系統的設計、建設與選廠工藝方案相結合,統籌考慮并一體化設計。選礦工藝多環節產出尾礦,為高濃度/膏體充填尾礦的優化組合創造了條件。尾礦優化組合綜合考慮礦山選礦工藝、尾礦性質、充填要求、充填成本等因素,選擇合理的尾礦組合方式,實現不同礦山高濃度/膏體充填骨料(尾砂)的最優化組合。
蔡創,研究方向為光場調控下激光及復合焊接傳熱傳質特性、匙孔及熔池行為,異種金屬、異質材料激光焊接技術,核電領域激光焊接技術的應用。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面上、青年),四川省科技計劃項目3項,國家重點研發項目子課題2項,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1項,核電及高鐵企業橫向項目10余項。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四川省教學成果一等獎、校級教學成果一等獎等。
錦界選煤廠高灰細泥處理工藝改造實踐,方治民,國能鄂爾多斯市工程設計有限公司,一.國能鄂爾多斯市工程設計有限公司簡介;二.神東煤炭集團錦界選煤廠簡介;三.煤泥水處理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四. 煤泥水處理工藝改造方案。
卜珩倡,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材料材料學院博士。主要從事熱塑性復合材料焊接與再制造等相關研究,在《Composites Part B: Engineering》等期刊發表SCI論文5篇,申請發明專利5項,參加173、裝備發展部領域基金重點項目、國自然等多項國家級項目。
山東臨沂倉庫出售破碎機、提升機、鋼球、鋼鍛、除塵器設備等
浮選藥劑與礦物作用的配位理論,陳建華,廣西大學,配位場理論考慮了空間結構的影響,包含了礦物晶體結構和藥劑性質。 在配體為零時的特殊條件下,配位場理論簡化成金屬離子作用的溶度積理論。定性討論時與軟硬酸堿和相似相溶一致。
朱敏宇,就讀于廣西大學資源環境與材料學院材料工程專業。來自廣西大學副教授何春林實驗室,主要研究方向為稀貴金屬的分離與提純。
銅鉛鋅氧化礦強化硫化浮選理論,文書明,昆明理工大學,(1)銅鉛鋅氧化礦物需要硫化形成硫化物表面,才能通過黃藥類捕收劑獲得較好的浮選效果。硫化的程度決定著浮選指標的高低。(2)銨(胺)鹽對氧化銅和氧化鋅礦的硫化具有良好的強化作用,胺鹽的使用提高了硫離子的吸附活性,增加了硫化層的厚度,降低了捕收劑的用量,提高了捕收劑吸附的穩定性,從而提高了浮選效果。(3)首次發現了孔雀石的層狀分子結構,在銨鹽的存在下,硫離子對孔雀石的硫化是表面硫化與插層硫化的復合硫化過程,強化硫化形成了硫化銅和碳酸銅的復合體相結構
朱霏,工學博士,冶金工程專業,畢業于北京科技大學。目前就職于有研資源環境技術研究院。主要研究方向:稀有金屬分離,高純金屬制備等。期間發表SCI六篇,第一作者3篇,單篇影響因子最高17.5,參與編著《鈦電解提取與精煉》,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青年科學家項目一項,參與甘肅省科技重大專項一項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李林波,濕法煉鋅系統中硫酸鋅溶液脫氟研究,針對硫酸鋅溶液中氟離子含量高的問題,開發了兩種性能較優的吸附材料。1. 鑭改性沸石的最佳吸附條件:7.5 g/L,pH=4,25min,40℃。2. 鑭改性膨潤土的最佳吸附條件:10 g/L,pH=4,20 min,40℃。
鄭皓茁,東北大學冶金學院博士在讀,師從潘曉林教授,研究方向為資源低碳、綠色化工過程與環境,重點從事赤泥綜合利用相關研究,參與重點研發計劃、企業橫向等七項課題研究。2022年畢業于北方民族大學獲工學學士學位,曾獲得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校長特別獎學金、一等學業獎學金、優秀共產黨員、優秀學生干部等榮譽。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馮歲宇,山西某礦高灰無煙煤磨礦浮選降灰試驗研究,(1)對原煤進行磨礦處理,對不同磨礦時間的煤樣進行粒度分析以及灰分富集分析,最終確定磨礦時間為2min。(2)以磨礦2min的煤樣為浮選入料,最終浮選條件為:煤油用量為640g/t,2#油用量為210g/t,水玻璃用量為1000g/t,煤漿濃度為110g/L。(3)以最佳浮選條件進行浮選速度實驗可知:刮泡時間為2min時,精煤產率曲線近乎垂直,說明浮選速率快,確定刮泡時間為2min。
聶榕,就讀于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博士研究生一年級,主要研究方向為低品位黃銅礦生物堆浸過程強化浸出基礎與應用研究。通過生物強化浸出的方法,提高黃銅礦的浸出率,縮短浸出周期,建立數值模擬設計和堆浸模型,得出最優工藝參數,從而實現工業應用。
中南大學地球科學與信息物理學院,陳儒軍,陣列式擴頻激電探測系統原理與應用,通過儀器創新與信號處理突破,擴頻激電實現了高效率、高精度、高密度、大深度探測,在3-10A供電電流下,三極裝置可實現1000-1500米探測深度,并且多次實現找礦突破,創造了近千億元的潛在經濟價值;擴頻激電可用于銅、鉛、鋅、金、鉻、鋰、鎢、錫、銻、稀土等礦產的精細探測,實現礦與非礦激電異常區分、降低勘探風險和勘探成本
侯睿恩,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稀土濕法冶金與“三廢”資源化治理工藝開發。內蒙古大學兼職碩導,內蒙古稀標委委員,榮獲包頭市“優秀青年崗位能手”榮譽稱號。參加工作以來,主持、參與國家、省部級、企業橫向等課題20余項。授權中國發明專利23項(含3項國際專利)。SCI及核心期刊發表文章10余篇。獲稀土科學技術獎3項。
武漢理工大學,丁威,超聲波強化剛玉煙塵中鎵和鋅的提取,浸出液中除了目的金屬鎵和鋅以外,還含量較高濃度的鉀,根據所含的金屬的不同性質,采用不同的分離和富集工藝,將目的金屬選擇性進行分離和富集。針對浸出渣中較高含量的硅、鋁組分,利用其物料特性以及與水泥等建筑材料有良好的相容性等特點,不僅可以作為混凝土礦物摻合料,同時可用于制備免燒磚、多孔陶瓷、地聚物、混凝土砌塊等多用途新型建筑材料。
閆隆,中科院應用物理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核材料的服役行為和評價研究、納米材料和結構功能材料的結構和性能調控研究。先后承擔及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科學院重大方向性項目、國家重點基礎研究項目和中國科學院先導項目。發表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Applied Physics Letter,Acta Materialia,Carbon等期刊的學術論文八十余篇,申請及獲批國家發明專利近十項。
出售1214三腔反擊式破碎機,有意者電聯。
殷祥標,教授,博士生導師,南華大學核化工與核燃料工程系主任,湖南省“百人計劃”青年人才和“芙蓉計劃高層次人才引進創新團隊”學術骨干。主要致力于核化工與環境放射化學領域研究,先后主持日本學術振興會JSPS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青年項目、湖南省芙蓉實驗室科技攻關重點項目等國家、省部級和企業合作課題10余項,發表論文50余篇。
楊慶成,美國匹茲堡大學博士,賓州州立大學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博士后;現任上海大學力學與工程科學學院、上海市應用數學和力學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和偉長學者,2021年入選上海市海外高層次人才計劃(中青年拔尖)。主要從事多尺度計算力學、燒結和增材制造的交叉研究工作,相關成果以第一作者發表于Computer Methods in Applied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lids and Structures,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Physics, Additive Manufacturing,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eramics Society等期刊。
上海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助理教授。2019-2021年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出站后留校任教至今。長期致力于人工智能材料設計方面的研究。近五年來在Advanced Science, Smal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sticity, Corrosion Science, Scripta Materialia等國際期刊上發表SCI論文50余篇,申請/授權國家發明專利近10項。獲得過上海市超級博士后激勵計劃和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揚帆計劃等國家級、省部級和校級科研獎勵及榮譽10余項。
苛刻工況自控閥門應用,安特威,安特威在常熟投資新建制造與研發基地,預計總投資 16.8 億元。一期 投資 6.5 億元,建設 7萬多平方米綠建低碳廠房及研發設施,達產后年銷售額達 20 億元,稅收超 1 億元。二期將持續投入 10 億元,全部達產后年銷售額超 50 億元,稅收超 2.5 億元。常熟先鋒工廠(0期工程)已于本月建成正式投產,產能2.5億每年。
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FRSC),美國陶瓷學會會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編委,中國有色金屬學會固廢資源化專委會委員。長期從事水泥化學、放射性廢物水泥固化材料方向的研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和國際交流項目、國防基礎研究項目等20余項科研項目。發表SCI論文40余篇,SCI他引1000余次。獲授權發明專利8項。
東南大學,程新兵,高比能金屬鋰電池熱安全失效分析,2020年9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聯合國大會上提出我國力爭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2021年3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上強調要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中。
美國西北大學材料基因工程團隊G.B.Olson課題組訪問學者,主要從事基于材料基因工程的金屬材料集成計算與組織性能調控研究。先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重大項目子課題、青年基金等國家級項目。近年來,在Acta Materialia、Scripta Materialia、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等領域內頂級期刊發表20余篇學術論文。遼寧省“興遼英才計劃”青年拔尖人才。
高楊,哈爾濱工程大學核科學與技術學院核化工系副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核化學與放射化學學會理事。主要研究方向:(1) 乏燃料后處理技術;(2) 放射性廢物處理技術;(3) 核電廠水化學。主講《核化學與放射化學》、《專業英語閱讀》2門本科生課程,《過渡元素化學》、《溶劑萃取與離子交換》2門研究生課程,《核電站放射性廢物處理與處置》1門留學生課程。發表SCI論文50余篇,授權或申請專利5項,軟件著作權5項,主持或參與多項相關項目。
求購廣東東莞二手不限礦山設備1臺,成色7成新,求購價格電議或面議
? 孫嬿,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2004年畢業于遼寧師范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獲學士學位; 2007年在溫州大學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獲碩士學位;2010年畢業于南開大學化學學院,獲博士學位。2016年入選“河北省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計劃。
?李彥光教授于2005年7月獲得復旦大學化學系學士學位,2010年7月獲得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化學系博士學位(導師:吳屹影教授),2010年7月至2013年6月在美國斯坦福大學化學系從事博士后研究(合作導師:戴宏杰教授),2013年9月,入職蘇州大學功能納米與軟物質研究院(FUNSOM)。